大槐树下寻根

楼主
大槐树下寻根

曾氏诸位宗亲好!经我们近三十年的寻根,调查研究发现,我们应该是属于移民曾氏。据记载从朱元璋统治明朝后,全国各省人口多少不均衡,唯独山西“仰有所事,俯有所育”人口稠密。从公元13731423年历时五十余按照朱元璋之令,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均衡人口,采取移民政策“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出人口。先后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后,向全国十八个省、四百九十多个县市、分八次大移民,移出了八百八十多个姓氏,同姓者不准迁于一地,移出一百多万人据悉、由于移民困难,居民们不愿离乡背景,更不愿骨肉分离。朝廷采取了强迫措施,有时将欢送人员一同捆绑、羁押押送移民的办法分散人口达到其目的。我曾接高应该是公元1420年左右,被强迫从山西省洪洞大槐树下捆走,押解到了贵州省铜仁县的游龙定居。追寻曾接高(字善谱)曾详曾享(曾仲选、曾仲道、曾仲运、曾仲通、曾仲达曾国韩等、原谱上有以上人员名册的为可靠信息。接龙没有问题的才是真正的、正宗的祖宗。不限房系,敞开的寻根,请求帮助。只因我们还没有完善的家谱,这是明朝移民末期给我们带来的不幸。特请求知情者帮忙寻根了愿!提供真实信息者要感谢!

联系电话曾泉水15908306098(也是微信号)

1楼
你家家谱是这样的记录吗?据我所知,山西一直就很少有姓曾的。“大槐树”与我们曾氏好像没什么关系。
2楼
毓盛宗亲你好!感谢你的关注!根据老规矩家谱是记长不记幼的,这是第一因素;第二因素,一般情况,也是最基本的情况,不会将长子,或者是作继承者的人离开父母的。所以我祖曾接高就不是重任在肩之人,寻找起来十分渺茫。除非遇见了他的同宗的知情人,又是热心助人之人,我们就是在想尽千方百计寻到此人帮助。果真如此,那是万幸!
3楼
愿宗亲心想事成!美梦成真!
4楼
一切皆有可能,即然你家族谱有记载,可信度应该很高。现在海南那边有两三支曾氏,家谱记载从扶风迁移而来,一般很少有这么长距离迁移的。大槐树移民多是往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那边迁移的。但是在山东半岛一带,却有着小云南迁民一说,考证无处考证了。现在山西阳高县有曾氏聚居地,安康县曾家河镇,山东梁山县及汶上县有宗亲称,是山西大槐树移民
5楼
一切皆有可能,即然你家族谱有记载,可信度应该很高。现在海南那边有两三支曾氏,家谱记载从扶风迁移而来,一般很少有这么长距离迁移的。大槐树移民多是往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那边迁移的。但是在山东半岛一带,却有着小云南迁民一说,考证无处考证了。现在山西阳高县有曾氏聚居地,安康县曾家河镇,山东梁山县及汶上县有宗亲称,是山西大槐树移民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