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
    • 经验9
    • 文章1
    • 注册2014-06-16
    精工细作的家谱
        家谱,记载着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的人物事迹,在很多家族中被视为珍宝。但是,会修以文言文书写的家谱的人却寥寥无几。在溧水区晶桥镇芮家村,有一位82岁的老人,已经修家谱54年了,溧水、高淳一带要修家谱的家族基本上都找他。详情了解:家谱-百姓通谱网  

    读私塾,他是“知识分子”
        据了解,溧水人很重视家族的家谱,很多家族现在起名字都是按照辈分来起的,能清晰看出是家族中的哪一辈。而随着家族的发展壮大,修家谱成了一件家族中的大事,很多家族都是数十年才修一次家谱,一次花费数十万元。耗费财力物力,并且没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无法胜任此事,使得家谱的编修越来越难,编修者越来越像少,如果能有一套简单易懂的编修体系,这些难题便都能迎刃而解了。

         这位82岁的修家谱的老人叫刘传贤,身体健康、耳聪目明的他完全看不出已年过八旬。刘老告诉记者,修家谱是一件复杂的“工程”,用的语言都是文言文,没有断字断句,家谱也全是用毛笔写出来的,没有一定的“功力”很难做到。传统的纸质家谱让年轻人难以继承,编修所需具备的素质都不是现代年轻后辈能够达到的,这也是传统修谱工艺难以继承下来的重要原因。

       “我爷爷就是私塾的教师,我从小就跟着爷爷学习。”刘老说,那时候学的都是《四书五经》、《百家姓》、《三字经》等,因为动乱的缘故,断断续续学了好几年的私塾,“后来抗战胜利了,我才正式到村里上小学,因为成绩好跳级上完了中学。”
         刘老的邻居告诉记者,刘老在那时候算是附近一带的高级“知识分子”了,聪明能干的他做过会计,到银行工作过,也做过老师等职业。“因为读过私塾,6岁就开始学毛笔字,因此我父亲的毛笔字写得非常漂亮。”刘老的第三个儿子刘孝荣说,这是修家谱必备的条件。

        修家谱,他修了整整54年。说起自己的修家谱历程,刘老介绍说,他是28岁时从爷爷的手中“接过棒”开始修家谱的,“今年整整54年了。”他说,修家谱其实是他家的祖传手艺,“我曾祖父是清朝的一名秀才,修家谱是出了名的好,后来,曾祖父把手艺传给了在私塾教书的爷爷,因为我父亲是从政的,因此爷爷就把手艺隔代传给了我。”刘老说。

        在刘老的家中,记者见到了一沓沓的宣纸,其中,有一张纸上清晰地写着修家谱的过程,刘老指着纸上的字告诉记者:“修一次家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首先,我要住到村子里去,挨家挨户登记人口,然后,回来绘图将人口的辈分进行分解,接下来是拟谱,最后用毛笔字正式写家谱。”刘老说,比如修家谱的有100户人家,就至少要历时8个月才能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

        而且,刘老说,修家谱一定要认真,而且要很细心,“一点都不能出差错,家族对家谱都是很讲究的,认为这关乎家族的兴荣,因此,必须非常仔细。”他说,以前经济条件不好,修家谱的家族一般大几十年才有可能修一次,这一二十年来,经济好些了,很多家族都来找刘老修家谱,“溧水高淳一带基本上都来找我,忙不过来。”

         继承难,祖传手艺面临失传,刘老他最多的时候只能同时修两个家族的家谱,多了就会乱,“我最近修的一个家谱已经修了1个多月了,要到冬至才能完成,现在又有人找我修其他的家谱,我就不能接了,得等明年了。”

        刘老:“不少家族让我把手艺教给年轻人,说不能让手艺失传了,但是,家谱用的都是文言文,对古典文学的要求比较高,而现在大家都学白话文,对文言文都不是太了解。”

         既然是祖传的手艺,刘老有没有想过传给自己的孩子?刘老说,自己一共有四个儿子,都有工作,每天都得上班,也没人愿意学这个。“只有老三在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老三关注修家谱几十年了,大概的流程和写法都学会了,但毛笔字写得不是很好。”刘老对儿子刘孝荣传承该手艺还是“不满意”。

         对于时下年轻人来说,传统的修家谱方式已经不能胜任,想让年轻后辈传承这一技艺,实在难上加难。可如果能找到适合他们的修谱方式,传承家谱文化则不在话下,网上家谱则是他们最好的选择。紧跟时代步伐的修谱模式,在年轻人看来更适合他们,简便的操作方式,易懂的操作流程,贴近他们生活节奏的修谱方式更利于将这一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在家中老三的劝说下,刘老也将考虑除传统方式以外的模式,也许这是打破传统技艺无人继承这一瓶颈的最好契机。
    [ 此帖最后由曾昭演在2014-6-16 17:00:51从 华南、华中地区及港、澳 转移过来 ]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60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