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6px]24岁,研制出无线电收发报机,被赞为“党的通信史上划时代的**”;30岁,因“李强公式”,成为苏联7位无线电专家之一;44岁,开国大典上,他领头制作的“九头鸟”扩音喇叭,让毛泽东向全世界发出了最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今天成立了!”[/SIZE][/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6px]1928年,李强(曾培洪)受**中央委托,担负研究无线电收发报机的任务。1929年,研制出我党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为开创我党领导的无线电通讯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无线电结缘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SIZE][/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6px][B]为开国大典广播扩音[/B][/SIZE][/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6px]“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是李强(曾培洪)一生的信条。1949年,他到北京负责广播事业局工作。[/SIZE][/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6px]局里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开国大典做广播扩音准备。作为广播领域的专家和广播事业局主要领导,李强(曾培洪)对确保天安门城楼上扩音机顺利运转的任务责无旁贷。开国大典时,长安街沿途也需要做广播扩音准备工作。李强(曾培洪)带着技术人员忙前忙后,终于在要求的时限内顺利完成全部准备工作。因当时物质极度匮乏,天安门的扩音器是用9个喇叭焊在一起做成的,被叫做“九头鸟”。[/SIZE][/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6px]10月1日一大早,李强(曾培洪)去了天安门,做最后的检测工作。下午3点,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李强(曾培洪)后来回忆称:“一开机器,我大吃一惊,扩音器竟发出了一阵阵刺耳的噪音。我们判断是机器与外界的音响发生了共鸣。广播局的一位同志急中生智,急忙摘下头上的帽子扣在了麦克风上,噪音果然没有了。”[/SIZE][/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6px]毛泽东通过李强他们准备的话筒,向全世界发出了最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今天成立了!”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这一年,李强44岁。[/SIZE][/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6px]新中国成立后,李强(曾培洪)历任邮电部电信总局局长、新闻总署首任广播事业局局长、对外贸易部部长等职。在91年的传奇人生中,他在多个领域做了奠基性或开创性工作,但大部分事业与无线电结缘。无线电,是他一辈子绕不开的情怀。[/SIZE][/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6px]李强(曾培洪)在担任外贸部部长期间(1973—1981),主导了新中国早期对外金融运作,通过国际市场的黄金交易,为国家赚的3亿美元的外汇,[FACE=宋体][SIZE=9pt]净增加黄金储备 [/SIZE][/FACE][B][FACE=宋体][SIZE=9pt]42吨[/SIZE][/FACE][/B][/SIZE][/BGCOLOR][/COLOR][/FACE][/P][li][B]建立中国首支国家主权基金雏形[/B]:
1979年成立 [B]“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B](荣毅仁任董事长),李强主导注资 [B]$5000万外汇储备[/B]。[/li][li][B]推动金融人才培育[/B]:
选派陈慕华、王岐山等赴伦敦金融城实习(1980),为改革开放储备金融干部。[/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