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首页 宗亲投稿 曾氏族谱 曾氏纲要 论文特辑 曾氏名人 宗圣曾子 家族要闻 曾氏典故 关于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特辑 -> 曾子故里南武城考

 
 
     
曾子故里南武城考
 
 
作者 李玉洁 黄有汉 来源 山东嘉祥总会办公室 发表 2011-7-14 22:50:51 人气 20773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字号   

    曾子名参,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以孝道著称,历代封建王朝为之立祠建庙,封为宗圣。曾子的影响和声名日隆。根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曾参,南武城人。”
    即曾子的故里在南武城。然而南武城究竟在何处,学术界有很大争论。一种说法认为南武城在今山东省嘉祥县,即嘉祥说。另一种说法认为在今山东省平邑县,即平邑说。笔者认为,考之历史文献的记载,南武城在嘉祥县较符合历史之实际。
 

一、关于“南武城在何处”的两种说法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曾子是南武城人,澹台灭明是武城人。很明显,曾子故里南武城与与澹台灭明故里武城是两地。
     嘉祥说,即认为曾子故里南武城在今山东嘉祥县界说法影响较大。历朝皇帝在嘉祥县修祠立庙,以祀曾子,明、清两代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扩建增修。嘉祥县内还有曾府。这是因为历朝皇帝认为曾子故里南武城在嘉祥。现存唐代的《重修武城谱系》、宋代嘉佑元年的《曾氏重修族谱》皆可以说明曾子故里在嘉祥是皇家承认的。
     《新唐书·礼乐五》记载,唐开元二十七年,“赠诸弟子爵公侯,……赠曾参以降六十七人;参,成伯。”《宋史·礼八》:“咸淳三年,诏封曾参郕国公,孔伋沂国公,配享先圣。《元史·礼乐三》记载有“郕国宗圣公。”明、清二代不再对孔子及弟子封公侯,称曾子为“宗圣”,立庙祭祀。历朝皇封曾子为“郕伯”、“郕国公”之“郕”,在今山东汶上县北20里,嘉祥距郕只几十里之遥。封曾子为郕伯、郕国公乃因曾子故里在嘉祥。
     《兖州府志》云:“嘉祥县南四十里有南武山。山西有曾子墓,山东南三里许有南武城,即曾子故里。”《山东通志·古迹》云:“嘉祥县南武城,在县南四十里。”《山东通志》及《兖州府志》都认为曾子故里在嘉祥。
     清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地名考异》引程启生看法说:《左传》襄公十九年所记载的“武城宜在嘉祥”。
     平邑说,始于明朝山东费县人王雅量,他在《曾子费人考实》中说:“《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于曾参下注曰:‘南武城人’,澹台灭明下曰:‘武城人’,而缺一‘南’字,遂启人以南武城与武城二邑。而吉安永丰曾氏之后,因索嘉祥县有南武山者,而立庙家焉;不知费县西南关阳之武城,即南武城也。”“于曾参下著一‘南’字者,以左冯翊有西武城,清河郡有东武城,费县在泰山之南故别之曰:南武城,杜预曰:泰山郡,南武城县即费关阳镇也。”“迁史于澹台灭明下,不著‘南’字者,因此二传相连省文耳,非谓曾参与灭明两处人也”
      在这里,王雅量提出三点理由:第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在记叙曾子为南武城人,而记叙澹台灭明是武城人时,为了省笔,把灭明的故里“南武城”,书写成“武城”,其实曾子与灭明同时南武城人。第二,吉安永丰曾氏之后,在立庙时,不知费县西南关阳之武城。第三,《左传》注者杜预曾曰:“泰山郡,南武城县即费关阳镇也。”
 

二《左传》所见鲁国两武城考析
     嘉祥说和平邑说,各持其理。然而曾子故里在嘉祥,或在平邑,还需从文献记载中进行考证。笔者认为,曾子故里在嘉祥。以下对平邑说提出质疑,并对春秋时代的南武城在嘉祥一说进行辨析。
     首先,明朝费人王雅量是在否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基础上而提出“南武城”与“武城”为一处的。这种说法有主观臆断之嫌。既然当时就有西武城、东武城、南武城、武城等说法,太史公在《仲尼弟子列传》的记叙中称曾子为“南武城人”,而称灭明为“武城人”,是一种极端负责任的态度。王雅量作为费县人,在拿不出任何根据的情况下而否定《史记》的记载,是欠妥当的。至于吉安永丰曾子后裔,因索嘉祥有南武山,就盲目建祠立庙一说,也是一种主观臆断,无须辩驳。
     南武城究竟在何处,这还需要从古献的记载中钩沉辑佚、披波捡金,找到线索。《春秋》襄公十九年云:“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城武城。”杜预注曰:“泰山南武城县。”在这里,杜预只是说“泰山南武城县。”那么嘉祥与平邑皆在泰山之南。因此辨定何为曾子故里之南武城还需进一步研究。
 根据《春秋》与《左传》记载,鲁国有两个武城。一在鲁通往吴、邾之路上,一为鲁通往齐国之路上,为备齐而修筑的城邑。
     春秋时期,齐鲁是邻国,经常发生战争和冲突。齐国经常欺负其西南为领的鲁国。鲁国为了对抗齐国,结好晋国。而齐国自认为霸主国的雄威犹存,并不服从晋国。在此情况下,晋国一直采取支持鲁国,打击齐国的策略。
     《春秋》襄公十九年曰:“秋七月辛卯,齐侯环卒。晋士匄率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冬,葬齐灵公,城西郛。叔列豹会晋士匄于柯,城武城。”《左传》襄公十九年曰:鲁国“城西郛,惧齐也。齐与晋平,盟于大隧。故穆叔会范宣子于柯。穆叔见叔向,赋《载驰》之四章。叔向曰:‘肸敢不承命。’穆叔归,曰:‘齐犹未也,不可以不惧。’乃城武城。”由此可知,鲁国“城西郛”、“城武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齐国。
     经、传所记载的地名,皆与今山东嘉祥较近。谷,今山东东阿县之东阿镇;柯,杜预注:“魏郡内黄县东北有柯城。”柯之会后,鲁乃“城武城”。此武城,当距离柯地不远。考之地理,柯地所在的今河南内黄县,距离嘉祥较近。故晋鲁所建之武城当在今山东省嘉祥县,而不在鲁国通往吴国之路途中的平邑。
 清代学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地名考异》引程启生的看法说:“费县乃鲁与邾、吴相接界,非所当备齐处。襄十九年之武城宜在嘉祥。杜注并而为一,似误。”又说,“余尝往来京师,至嘉祥有弦歌台,此地与齐地相接,去费县尚远。启生以为费县非所当备齐之处,此说是也。”杜预注中没有指出鲁国武城的区别,亦是引起后代认识混乱的原因之一。但经、传所说的此武城是备齐而修,当是明白的。此武城在泰山之西南,因嘉祥县境内的南武山而得名为南武城。此武城则是《仲尼弟子列传》所记的曾子故里之南武城。
 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鲁国还有一个武城,即孔子弟子澹台灭明的故里,此武城处在鲁通向吴、邾之路上。
     《仲尼弟子列传》云:“澹台灭明,武城人。”《论语·雍也》曰:“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宝也。’”《左传》哀公八年云:“三月,吴伐我。子洩率,故道险,从武城,初武城人或有因於吴境田焉,拘鄫人之沤。营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吴师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王犯尝为之宰,澹台子羽之父好焉。国人惧。”杜预注曰:“王犯,吴大夫,故尝奔鲁为武城宰,澹台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也。其父与王犯相善,国人惧其为内应。”从这段文字来看,此武城是澹台灭明所居的武城。该武城在鲁国都曲阜东南,是吴国伐鲁所必经之路。吴国伐鲁国是不经过嘉祥之武城的。嘉祥之武城是为了御齐所修筑,因境内有南武城,同时亦在泰山之西南,故称南武城,所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曾参,南武城人,”而记“澹台灭明,武城人。”其中,武城在今山东平邑,是澹台灭明之故里;南武城,今山东省嘉祥县,是曾子之故里。
 

三、从嘉祥境内的遗址、遗迹考析南武城
     山东省嘉祥县现有大量的地下地上的遗址遗迹都说明曾子故里就在嘉祥。
 笔者曾到嘉祥县进行实地考察。在嘉祥县南四十里处有一古城址。城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残存的故城东城墙址及附近发现大量的具有春秋至两汉时期特征的筒瓦、豆、鬲、罐等陶器残片。城墙遗址上有夯土层和夯窝。夯土层中亦有陶片。该城址位于嘉祥县满硐乡南武山村东南约1000米处。这座城址当为曾子所居之南武城。
     笔者考察了该城址所处的地形。东、西两面皆是山岩叠嶂,连绵起伏,山下是平原沃野,在此建城,则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故春秋时期,晋鲁在此修筑武城以御齐国,是十分理想的地方。
 明朝成化年间的《兖州府志》云:“山东守臣上言:嘉祥县南武山西南,玄寨山之东麓,有渔者误入穴中,得悬棺。碣曰:‘曾参之墓。’”悬棺是我国古代山区人民丧葬的主要葬式。悬棺可分两种。一种是在四川省珙县的群山中,悬崖壁上多凿有径约三、四寸的方孔,钉以木椿。间或有三木椿架以棺木一具。珙县麻塘坝的两面壁上悬棺累累,多至数百具。这是我国西南地区人民的一种葬式。另一种悬棺葬式是,将盛敛死者的棺木放在山洞中再将山洞的口封堵。我国三峡地区,福建武夷山以及我国山区古代都流行这种葬式。如果追溯更早,远在新石器时期,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把徒崖下室洞穴作为埋葬死者的墓地。山顶洞穴下室的人骨上撒有赤铁矿粉,这是当时墓葬的可靠标志。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把死者葬在山洞穴中的习俗,这种洞穴葬亦称为悬棺葬,所以明朝成化年间的渔者误入一穴中,发现曾子墓的碣石,当没有值得怀疑的理由。
     嘉祥县南武山之阳,建有曾子庙。曾子庙始建年代不详,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正殿、寝殿、东西庑和戟门三间;又经过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正德九年(1514年)的增修,曾庙具有曲阜颜庙、邹县孟庙的规模,在曾庙之南有曾林、曾子墓等。墓前有石马、石羊、石坊,虽已残破,但残留的遗物犹在。南武山的东南,还有为纪念曾子而修的耘瓜台、曾子书院(原名弦歌书院,曾庙之东)。曾庙内有皇帝御笔书写的古碑。
                                                 (作者李玉洁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一键分享到:
上一篇文章 曾子故里在嘉祥,铁证如山
    
下一篇文章 曾子故里就是嘉祥,不是平邑
回到列表 打印本文 回到顶部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不存在。

本站内容版权归《曾氏宗亲网》所有,如若引载,请注明出处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 2015 曾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0983号 站长:曾广宾 法律顾问: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