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特辑 -> 曾姓祖根地不在方城 返回  打印
曾姓祖根地不在方城
作者 曾祥泰(洪湖市教育局)   摘自 宗亲投稿   发表 2014-10-31 10:30:30  

读国务院文件获悉:

方城县没有“古缯国”,曾姓祖根地不在方城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3]13号)附名单列出1943处。名单全篇没有“古缯国”,其中方城县一处:序号300,编号7-0300-1-300,名称 八里桥遗址,地址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国务院文件公布 鄫国故城遗址(序号248)在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沸沸扬扬的方城“古缯国”话题终于尘埃落定——方城县没有“古缯国”只有八里桥遗址,八里桥不是曲烈始封地,与曾姓无关。2010年春,方城县政府秦书君、白振国先生利用中学老师贺金峰说的、既有悖逻辑常识又没有史料依据的“方城缯国是曾姓唯一源头”而做成“权威认定”“中华曾姓祖根地在方城”这句话,也自然消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曲烈始封地不是方城,曾姓祖根地不在方城。
    阅读国务院文件以及相关内容的历史文献,关于曲烈受封于山东鄫邑、曲烈衔子爵不是王、鄫国缯国一国二名国在山东、曾氏祭祖素有典章等等历史事情一目了然。
   

一.史料记载曲烈受封于山东东海郡鄫邑
    例一.《春秋左氏传》记述鄫国事用称号:鄫、鄫人、鄫子,《春秋》全书有“鄫”字出现29次,未见“缯”字。
    例二.《武城曾氏族谱》、《宗圣志》记载曲烈受封于鄫邑。如,汉初尚书令曾炜修家谱作序曰:“曾之先,夏后禹五世孙少康十三年封其次子曲烈于鄫,世传其国,子爵也。”曾炜是宗圣八世孙,生于周赧王丁亥年,卒于汉惠帝壬子年,葬嘉祥南武城祖山。曾炜学高资深,触摸史实写自己的家史,所记史实当信勿疑。
    例三,古代地方志记载曲烈受封于鄫邑。如,明朝万历年间山东王国桢撰《济宁州志》:“曾子名参……其先出于夏,禹孙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于鄫。子爵。历商、周,世守其业,鲁襄公六年,莒灭鄫,世子巫奔鲁,以曾为氏。”  又如,明嘉靖年间山东曲阜知县孔弘主修《曲阜县志》:“宗圣曾子,其先为鄫子之后,莒人灭鄫,遂去其鄫之邑以为氏。”  再如,明弘治年间山东提学副使陈镐纂辑的、礼部尚书李东阳作序的《阙里志》:“禹孙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于鄫。鲁襄公时,邾人 、莒人灭鄫,鄫世子巫奔鲁,去邑而为曾氏。”
    例四,历朝重臣奉命汇核曾谱写奏章记述曲烈受封于鄫邑。历代朝廷对曾子屡嘉封谥,每封,必派重臣汇核曾子家谱,核后必有奏章。不同时期的奏章皆曰:曲烈受封于鄫邑建鄫国。 奉命汇核曾谱并写奏章的历代朝臣如,西晋司空崔琳;东晋太保王宏、太尉王儉;南北朝御使中丞王增儒、尚书中丞贾质、中书令韩约;唐朝中书舍人温彦博、太子舍人高士廉;五代南唐太子洗马曾崇范;明吏部左侍郎顾鼎臣、巡按御使毛在……遗文载于曾氏族谱,也有编入诸文献。
    例五,友族友好人氏为曾氏族谱作序记曲烈受封于鄫邑。如宋朝大学士、吏部郎中、史馆修撰欧阳修,著名文学家苏轼,清朝国史馆修撰聶铣敏……等先贤先后为曾氏族谱作序记述曲烈受封于鄫邑。
例六,历史名著记载曲烈受封于鄫邑。如《世本》、《通志》、《元和姓纂》、《姓氏急就篇》、《中国姓氏大全》等文献都有同样记载。

二.鄫国缯国为同时同地的一国二名
    曲烈受封鄫邑承子爵建鄫国,《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称鄫、鄫子、鄫人,其后的《国语》、《谷梁传》称缯。经考证,鄫国缯国为古代同时同地的一国二名。
(一)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鄫,姒姓国,在东海,从邑。”东海,古代郡名,山东省南部地区。
(二)经学家文字训诂学家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文》曰‘鄫,姒姓国,在东海’。《左传》载‘……宁武子不可,曰,杞、鄫何事’。《国语韦注》‘杞、缯二国,姒姓,在东海’。前志曰‘东海郡,缯故国,禹后’。后志曰‘琅琊国缯,故属东海’。按国名之字,左传作鄫,国语作缯;公羊作鄫,谷梁作缯。释文于鄫处云:‘亦作缯’。”东海郡(后称琅琊郡)是秦朝建制,治所在山东郯城,领郯县、缯县(鄫国缯国遗址)等12县。上述文献记曲烈所建之国,有作鄫者,有作缯者。作鄫者曰“在东海”;作缯者曰“在东海”——鄫国缯国同指山东东海郡鄫邑之国,为同一时期同一地盘的一国二名。
(三)《春秋左氏传》:“僖公十四年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谷梁传》:“僖公十四年夏六月,季姬及缯子遇于防。使缯子来朝。”两宗文献分别记载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国君涉同样事情,所用国君之名分别为鄫子、缯子,再次证明鄫国缯国为同时同地的一国二名,指山东东海郡鄫邑之国。
 (四)鄫国缯国一国二名的由来。曾氏族谱记载,曲烈受封于鄫邑建国曰鄫。曲烈及其后裔多有发明创造。相继发明制作生产了曲尺、甑、罾、矰、缯……记载较详的如广东梅州《武城曾氏族谱》:“夏朝少康的次子曲烈被分封到鄫邑建立鄫国,曲烈制作了求直角的曲尺,曲烈及后人制作了蒸饭用具取名甑,制作捞鱼工具取名罾,捕鸟兽工具取名矰,纺织出闻名于世的丝织品取名为缯。”鄫国人发明创造产生了丝织品缯,随着鄫国人的迁徙、鄫国丝织品缯和织缯技术的传播,因而有称鄫国为缯国。如,曲烈32世炯的次子传中后裔名穆者,于周宣王18年南迁至新野,人称缯穆。

三.鄫国(缯国)故城遗址在山东省苍山县,不在河南方城
(一)国务院公布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序号248,编号7-0248-1-248,名称:鄫国故城遗址,地址: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
(二)秦朝于山东南部区域设置东海郡(后更名琅琊郡),治所在山东郯城。东海郡境内鄫国(缯国)故地设置缯县,延至汉朝——山东缯县因古缯国(鄫国)遗址而得名。
(三)史书记载与鄫国(缯国)相邻的杞国遗址在山东。国务院文件名单序号 249,编号7-0249-1-249,名称:杞国故城遗址,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国语》《谷梁传》曰“杞、缯二国”相邻,杞国遗址在山东潍坊市坊子区,缯国(鄫国)遗址在与之相邻的山东苍山县。此例再次证明缯国(鄫国)在山东不在河南方城。
(四)“方城缯国”论者全盘否定方城“古缯国”。2010年春,方城县白振国贺金峰先生公开发表的与此事有关的文章和方城县政府有关“会议纪要”,援引历史文献语句意欲证明方城有“古缯国”,然而适得其反,所引字句都是否定方城“古缯国”。例一,“方城缯国”自身否定:方城是楚国长城名称,楚长城内绝无他国。例二,白、贺先生文章及县政府文件引东晋经学家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负函、缯关皆楚地”,——缯关是楚地,否定了“缯国因缯关而得名”。

四.祖制典章,全族祭祖大典唯武城曾子庙举行
    先祖配享庙庭有严格定制。祭祀圣人的庙庭法度典章由历代朝廷决定,朝廷未受理的家族事由该家族全族最高权力机构(或其代表)决定。宗圣公配享庙庭是由历代皇帝几经封谥确定。公元前426年周考王为曾子建忠孝祠。公元72年汉明帝为曾子定制建庙。公元668年唐高宗诏:“赠曾子太子少保,配享孔庙,以昭优隆。”公元720年唐玄宗诏:“曾子大孝,德贯群列,特为塑像,座于十哲。”公元1267年,宋度宗加封曾子“升入四配,配享先圣庙庭”。公元1530年明嘉靖9年,礼部诸臣议奏,世宗皇帝准奏确立诸位先圣牌位尊称:“至圣先师孔子,四配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配享圣庙。”这是朝廷定制,宗圣公配享圣庙享受朝廷御祭。
    家庙家祭是别于朝廷御祭的另祭。家谱记载:“武城家庙亦仿朝廷学宫定制另祭……非敢故出臆见,我族敬谨恪守之意也。”《宗圣志》载:“古制家庙,在寝之东。”武城曾子庙是曾氏家庙,全族独一无二,不得有二,不得分庭抗礼。全族祭祖大典必须在武城曾子庙举行。别处各地可建宗祠以奉祭祀。蒧公为曾子父,衔莱芜侯二等爵,塑像座于宗圣庙后。宗圣15世据公衔关内侯、都乡侯二等爵,于江西创建家族第二发祥地,后裔遵崇先祖定制为据公建“曾氏据公祠”,不是庙、殿。2010年全族于江西举行“记念曾氏十五世据公南迁2000年庆典”,不是常规的全族祭祖大典。宗圣70世国藩公衔毅勇侯二等爵,为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建立卓著功勋,领导全族同修族谱,造福后世。后裔祭祀藩公的处所是曾氏宗祠不是庙。
    至于曲烈,一,方城建“曲烈王殿”并书写“曲烈受封‘方城缯国’”违背了国务院文件。二,曲烈衔子爵不是王,无论何地不可建“曲烈王殿”。夏、商、周称王者唯朝廷君主,诸侯称王者唯楚国主子于周平王31年(公元前740)始称楚武王。受朝廷封邑(城)建国者必先具有公、侯、伯、子之一的爵位。曲烈衔四等子爵不是王,于华夏、于家族,曲烈没有超过宗圣的业绩,未及庙庭定制。在中华姓氏民族之林,宗圣曾子代表曾姓全族名义,中华民族和曾氏家族公认的这一典章传承2000多年从未动摇从未受到任何质疑。如今曾氏后裔不得节外生枝在异域他乡举行全族祭祖大典制造曲烈与宗圣分庭抗礼从而分裂家族的事端。
全族祭祖大典主祭人不可临时指定。明嘉靖之前皇帝祭孔庙同祭四配,派大臣另祭曾子庙。嘉靖年间曾氏质粹东归后,曾氏家庙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祭,至民国政府任命“曾子庙奉祀官”主祭,随后是世袭宗子。如今主祭人只能是世袭奉祀官、世袭宗子。
   名门望族的曾氏家族,族事活动不可违背国务院文件,不可背弃祖宗引发家族分裂,不可迷宗弃祖、荒唐认祖而遗笑世人。

http://www.zengshi.netarticle.asp?articleid=41074

Copyright 2005 - 2015 曾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0983号 站长:曾广宾 法律顾问: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