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曾氏宗亲联合总会的领导成员,也没有任何学衔,按说没有什么资格探讨我们宗亲的事,但我姓曾。也许正是因为这一血性的因素,打小就想知道我们这一姓是怎么来的。诚然,“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观念,肯定是成人以后逐渐懂得的。国是由家组成的,家又是族的分子,更是近年才明白的道理。因此:
一、永远铭记老师们开创引领的功德
我所说的老师们,首先是指以曾宪梓为代表的一、二届领导成员们。
没有他们的引领,我可能至今对我们曾家还燃不起激情,更别谈能说出这番话来,是他们把我的眼光引向历史,引向中国,引向世界。因此,我才知道甲骨文之前,我们曾姓的远祖曾人就发明了炊器“甑”、青铜蒸笼“甗”,甲骨文中有很多“曾”字以及商王的军队和曾国的军队联合作战的记载等等;才晓得并读到了曾小山主编的《曾氏古今》上下两部一百一十万字的古今曾氏大全鸿篇巨制;才知道国内北有袁义达、中有李乔、南有何光岳,人家外姓的专家、学者早就写出了曾姓研究专著;才知道信阳有个曾繁谋,早就领头开始了信阳的曾姓研究;才知道百度网上一点“中华姓氏网”,那么多的宗亲网里,大家都在争先恐后的在两岸三地和东南亚轰轰烈烈的进行着自个姓氏的研究活动;才知道“中国民间姓氏网”中介绍有那么多中国和国外的民间社团组织信息。因此也才明白:历代的学者、开明的君王、近现代名人、乃至我党的领袖都是重视始祖、族谱和姓氏文化研究的。开放后,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档案局也发有文件倡导的。党和政府也规定了统战部门和民政部门归口管理等等。
因此我才有热情参与和服务于居住地曾氏家族各项活动、参加山东嘉祥的祭祀宗圣公曾子、江西据公的纪念活动。才有幸与天下这么多宗亲、宗长见面、相识、甚至相知!每想到这些,我都止不住热泪盈眶,倍感宪梓大哥这些我中年后的又一批启蒙引路人。
二、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我以为,老师引领我们的本意是让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去开拓、去超越,绝不是教我们原地踏步。没有哪只雄鹰希望小鹰永在巢穴中。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咱们自己跟自己比,我们无论是国家,还是我们本姓的姓氏根文化研究确实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同时必须明白,姓氏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外国人在不占有这种资源的条件下,却跑在了我们的前头。如美国的《根》,犹他州的家谱学会,澳大利亚的家谱协会等等。他姓的软件、硬件建设等等;我们曾家海外的会馆、宗祠、文化成果等等。总之,人家普遍的做到了:以宗亲联谊为桥梁和纽带;以文化研究为根本和灵魂;以经济技术联合为基础,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成为名副其实的非政府组织,起到了政府助手的作用,为本族光宗耀祖、谋取正当利益尽了力。而反观我们:最有威望的尚未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最有钱的并未尽其力(不是尽其财,也不必这样),甚至有的还图虚名;有的明明沾了曾家的光,反而有了更大的私心…...而广大的处于贫穷的族众却一直眼巴巴的望着这些有能力的领头人。期望他们向外姓有能力的能人那样,牢记祖先的保佑和宗亲的支持,利用自己的能力,在为国家尽忠、家庭尽责的同时,也为家族尽一点大孝。
三、以曾子的宇宙观净化我们的心灵,以包容宇宙的胸怀实事求是的对待和参与家族大业
曾子在《曾子天圆》一文中,提出的宇宙观是我们后世子孙开阔胸怀、净化心灵的祖先标准。
法国大作家雨果也说过,比大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难道我们今人不能以此对照一下自己吗?
有些人说,我也想尽力,可是难啊!但他们没有想到:知道事情应该怎样,只是说明你是一个聪明的人。知道事情实际怎么样,说明你是一个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情变得更美好,才说明你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如果我们每个曾姓人,都在自己的层次上尽量做一个有才能的人,那该多好啊!
总之、希望我们海内外的曾家都来读一读曾氏族谱的记载;读一读《竹书纪年》、《国语》、《史记》等等相关的古籍;“读一读”古今出土文物的研究著述;读一读改革开放后外姓和我曾姓人写的研究我姓的专著;上网好好查查人家外姓是怎么做的。我们目前那种浮躁、狭隘、自私、不懂历史、说话不文明、体制不顺、组织不健全等等不健康的毛病就会逐渐好转。大家的认识就会逐步统一。步调就会逐渐一致。最终就会在百姓竞争中曾秀于林,真正自立于民族之林中。
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读的很好、做的很好。正相反,我真想与同族共勉,绝没有指责谁、与谁争鸣之意,只不过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而已。
因此,凡有不同观点,特别是过激言辞的任何人,请恕我概不答复。因为我说过我不是什么家什么学者,只是一个普通的曾姓一员,争议什么,我没任何资格。一个连任何资质证都没有的我,什么都不信(权威、专家、学者、名人等)我做不到,但谁给我指出问题,我非常欢迎。因为我也爱提建议,包括对权威、名人提建议。但我从不说难听话。因为我知道,所有的人都是有局限性的,谁也不是神,而神也是人造的。大家追求的应该都是真、善、美才对。
2010年12月18日晨草稿于吉安—郑州的火车上。
http://www.zengshi.netarticle.asp?articleid=40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