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曾氏族谱 -> 各房直系 -> 曾氏青州房史考 返回  打印
曾氏青州房史考
作者 曾昭民   摘自 曾氏宗亲网   发表 2009-2-13 8:43:25  
    宗亲网曾姓总系、曾姓历史及相关族谱资料均记载:12派嘉公,生二子,长子宝,次子顼、13派顼公字子美,河平丙申年(公元前25年) 除车骑侍郎,徙扶风(为扶风房)。其后,顼长子玉(14派),字德珍,官御史大夫,旅任冀州因家焉(为冀州房)。顼次子昌(14派),汉文学博士,寓青州(为青州房)。另据昌公之子绳祖(15派)于大汉建武二十三年秋九月(公元47年)修谱时在谱序中回忆其父遗训曰:“……汉中微,新莽抅逆时当,乱离比屋奔亡。已故汝祖翁顼去止扶风,昊天不弔亦已告终。再传未几,吾实来斯。历青社达骈邑,卜宅黄山之阳,务为可久之计,汝尔子孙将弗替矣。……试即冀北者,则汝之伯翁玉也;江西者,则汝之祖族属也,一源派发,流衍繁息俾无知焉。……”接下来的世系图中记载:昌生一子,名绳祖,绳祖生二子,长子永安,次子永宁。另据胶南市大滩镇马家滩村宗亲思薇家里保存的族谱,绳祖房系接上凂公房系的按语:按旧谱,宗圣十二传嘉,生二子,宝为长,顼为次。宝子琰,琰子据,汉关内侯,耻事新莽,携族南迁,家豫章吉阳乡。越四十五传质粹归山东授博,为海内曾氏大宗。顼迁扶风,生二子,长玉、次昌。玉徙冀州,昌徙青州黄山,子绳祖。自凂公下分派另详,特兹图绳祖房系。以上几种资料说法一致,充分证明十四派昌公自公元初年就已迁来青州,后又卜宅黄山之阳定居,也就是地处鲁中山区的临朐县境内(汉代称骈邑)。昌公与其子绳祖在此植基立业,修建宗祠,追远报本,遵守祖宗遗训,奉行不怠。这即是我曾氏青州房始祖十四派昌公也。 
    然而,昌公为什么不在那时相对来说比较繁华的青州定居?而偏要选择远离城邑、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居住,又嘱咐子孙们要长久居住下去,尽量不要离开此地到其他地方去?从迁入临朐黄山定居至今历经沧桑两千余年,后裔子孙的情况又如何?相对同一时期南迁的据公房系来说,青州房系人丁为什么繁衍的这样缓慢?两千余年来的历朝历代这个房系有没有出现过名声显赫的人物?两千余年来青州房系的后裔子孙迁徙流寓到了何处?他们现在繁衍生息在何地何方?现在状况如何?……等等一系列不得而知的疑团一直在困惑着我们,答案从何而来?由于旧家谱、碑碣等史料多已佚失,在缺少第一手史料的今天,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又谈何容易。为了探索考证青州房系的真实情况,我们只好先走近青州、走近临朐,先初步了解一点青州及临朐的历史知识,寻找出一点线索,从而进一步认识这个房系。再通过认真探讨、考证,加以分析,作为我们了解这个房系的参考资料吧。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有种看法认为:东汉初年,青州地区为军阀张步割据。建武四年,光武帝刘秀命耿弇东征山东,随后刘秀亲征。当时,绳祖为张步的青州司马(司马,主将副手,掌参谋.警卫等职),是因战乱迁入深山老林居住。所以,绳祖在谱序中没有言及卜居原因。这种说法完全是荒谬的无稽之谈,不能成立,绝对不可相信,而且从时间上看也不对,因绳祖谱序中明明是回忆其父昌公训诫“吾实来斯,历青社达骈邑,卜宅黄山之阳,务为可久之计,汝尔子孙将弗替矣。”据此,我们可否这样解释和理解,当时身为汉文学博士的昌公亲身经历和目睹了那时军阀割据,连年战争的混乱局面。特别是自己的族人们在“新莽抅逆时当,乱离比屋奔亡”的悲惨景象,族人们纷纷离乡背井,大部分随据公渡江南迁到江西,胞兄玉去了冀北,自己则来到青州,南武城的老家已无亲人居住。从而厌恶了再过那种流离失所、漂泊不定、不得安宁的生活。毅然明智地选择了居于深山老林的黄山之阳定居,黄山寨一带依山傍水,山明水秀,人烟稀少,非常适宜隐居生活。因自己的父亲“顼去止扶风,昊天不弔亦已告终”,给儿子取名(或改名):绳祖,喻‘绳其祖武’之意,使其终生怀念祖父顼公。绳祖生两个儿子,长子取名:永安,次子取名:永宁。喻‘永远安宁’之意,希望后裔子孙世世代代永远在此地过一种安逸宁静的平民生活。 
    自此之后,青州房系裔孙的繁衍生息和人口增减变动情况,每个历史时期都会受到临朐境内氏族人口的变革影响。临朐县具备山区特点,并非商埠通衢,历来经商、办企业而迁居境内者较少。中南部山区在古代被看做穷乡僻壤。历代大批因各种原因外出避难者把临朐山区看做理想的生存之地,纷纷迁居深山,安身立命,世代繁衍。广阔的山区以其博大的胸怀,容纳落难的八方来客,使其在此落地生根。临朐农村氏族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地主、大官僚、大商贾之家相对较少,而平民百姓之家具多;二是姓氏较多,各个姓氏、各个家族杂居相处,共存共息。以下是各个历史时期临朐境内氏族人口几次大的增减变动情况。(仅作参考)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陷入连年的战乱局面,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灭亡或迁徙,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全国人口由东汉末年的5600多万人减少到800多万人,其中曹魏地区不足300万人,临朐地区更是不足万人。
东晋时期,公元410年,东晋大将刘裕伐南燕,双方几十万军队在临朐决战,史称“临朐大战”临朐成为主战场之一。战争持续了一年时间,临朐地区成为“无人区”。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历史进入军阀混战的五代时期。临朐地区人口由10万人减少到不足2万人。 
    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金国入主中原,北有金朝,南有南宋朝,南北对峙。山东地区归金朝时期居多。期间,刘豫和李金、李璮父子间或割据山东地区总计七十年之久。临朐地区经济萧条,总人口在3万人左右徘徊。 
    元末战争,山东是主战场之一,人口损失惨重。明军在徐达统帅下于1367年进攻山东,经沂州、益都、莱州几大战役,两个月时间平定山东。当时山东官方统计的户籍有300多万人口,实际上只有80多万人,其中临朐辖区只有1万多人。 
    明朝末年,临朐人口大减。据当时官方统计数字,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临朐人口由原来的近14万人减少到9万人。而据明末傅国的《昌国艅艎》记载,全县人口减少到3万余人。“朐人在籍者,三万有奇。”据相关史料记载,汉代临朐人口最多时曾达10万人,而一千五百年后的明朝末年却只有“三万有奇”。 
    1911年,清朝灭亡,民国建立。尽管连年兵荒马乱,全县人口仍呈增长趋势,到1934年,全县人口近42万人。
    抗日战争期间,临朐地区成为各方角逐的战场,临朐氏族再次遭到灭顶之灾。史料记载,1942年临朐沦为有名的“无人区”,居民大量死亡、外逃流寓他乡,境内只有8万人口。之后外逃者除一部分返回家园外,相当大的一部分则永久居留于东北、山西、甘肃等省一带。 
    临朐氏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特别是经历历史上十几次毁灭性浩劫,人口几近殆尽。一次又一次地大换血,造成几千年以来历朝历代临朐氏族难以存在前后血缘承继关系。这种氏族大分化、大组合,反映了人类生存条件的沧桑变换和人类避害趋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我们曾氏青州房系的后裔子孙(除一部分迁徙到外地外)一直在临朐一带顽强地繁衍生存下来,与其他氏族同生死、共患难,成为临朐境内最古老的氏族。然而,由于水、旱灾、虫灾、瘟疫等天灾和战争、苛政等人祸,以及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等原因,古代我们先祖生活在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条件下,处境十分悲惨,生活质量低下,寿命短暂,人口繁衍极为缓慢。因此,有些外姓人士在评论我们曾姓时错误的认为,现代曾氏上溯到曾参已有2500多年,应繁衍到100代左右,而按“令”字辈,为“78”代,相差20多代。并说这种偏差在孔孟颜曾古代“四大圣人”家族中普遍存在,可能是后人在编修族谱时遗漏了部分世次。其实这只是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计算,而忽略了2000多年以来中国特殊历史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孔孟颜曾四大圣人家族的圣裔族谱正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对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历经2000余年的历史沧桑,由于年代久远,时过境迁,无数次的天灾、人祸、战争,特别是“十年浩劫”的人为破坏,祖传的旧谱、新谱、碑碣、墓志等等一系列有关家谱记载的史料证据都毁于一旦,几乎损失殆尽。通过广大族人们千方百计的努力搜集挖掘,初步找寻到现残存的部分有关青州房系的证据资料,以及《临朐县志》中有关曾氏的记载,供参考。 
    昌公始迁临朐的始祖居地曾家寨村(古称黄山寨)族人保存的族谱,由参公57派裔孙珎公于大明成化乙巳冬十月三日重修的《宗圣后谱》内载有:大汉建武二十三年秋九月参公15派裔孙绳祖谱序;大宋咸淳末年 参公39派裔孙恒续修时的谱序;参公57派裔孙珎重修时的谱序。世系图谱延续绳祖修谱时按断自蒧公为初祖。
    莒南县洙边鎭曾家沟村族人保存的《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参公65派裔孙贞举于清乾隆年间(去嘉祥)增修,谱内载有纪瑚序,聂序,闻进序,绳祖序以及例言、纶音等,与东、南两宗联谱,世系图谱中有江西吉阳房以下的的支房系。 
    胶南市大场镇马家滩村宗亲思微父亲保存的《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由马家滩的族人昭栋、庆常于一九六二年赴嘉祥委托大宗房庆湘暨侄繁林主修(岁在壬寅杏月上浣)。谱内载有源序,庙记,像图,谱源,修谱时的谱序。 
    莒县东莞镇曾家山村族人保存的《宗圣裔青州房分支莒州房系》族谱载:大汉建武时裔孙绳祖修;大宋咸淳时恒续修;大明成化时裔孙珎重修;大清乾隆时裔孙尚训修;光绪时裔孙传易修;民国四年夏月裔孙广源修。并载有点公、参公的历代封号;绳祖谱序;大明万历赐进士及第嘉议大夫太常寺卿前广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礼科给事中吉永丰姻末视轩陈庆代写的序言;大清乾隆岁次壬辰夏月裔孙衍桐撰写的《宗圣裔谱誌》 等 。      
    临朐县曾家旺子村族人保存的在民国初年(年代不详)重修的族谱(残谱,只剩半本),载明:临朐二支谱系。案旧谱,宗圣五十六派洽,洽子拣,自黄山寨迁居曾家洼始祖,生五子,长子宣,次子敖,三子玉怀,四子珂,五子宿。 
    临朐县城西高垣墙村族人保存的族谱,除注明前几次修谱人外,大清乾隆裔孙贞辅再修;清宣统二年(即1910年)桃月上浣之八日,绍唐、继舜增修。谱内并记载:先谱前接后支,时崇祯八年十二月二十日造讫(即1635年)。参公43派:文华,生五子,其三子三公迁山东青州府临朐县城西北三里许礼让乡包庄社高垣墙庄居住。 
    由曾家洼村、曾家林村族人们从张庄水库西护坡挖掘出的元至元半截残碑,其宗圣像只剩半边,碑文载:进士郑士龙撰,至元二十八年(即1291年)五月初一日立。“为三才人道立焉,……儒令教化由是而出,立身行道扬名后世,旌表门闾光显。其弟子三千,速贤七十,以孝行称者独曾子一人而已。平日师友系有曾兴者,亦以纯孝见称于乡党之间。居于青社之骈邑,黄山之阳曾家寨,世变风移,更历三代世亡,岁月失其所傅。”公曾深“淳祐辛丑年授以淮南等路行省剳付充临朐县尉勾当,境内肃静,吏民相安”。曾兴“庚戌年授承父职充临朐县尉;至元乙丑授中书左丞相参知政事右三部尚书剳付改乐安县尉;至元丁卯授沂州临沂县尉;至元辛未授改充莱州掖县尉;至元十六年己卯授改进义副尉登州福山县主簿兼尉;至元丙戌改授敦武校尉密州诸城县尹兼管本县诸军奥鲁兼劝农事。” 碑的背面刻有世系图谱。 
    曾家店南林碑,晚清或民国初年(因碑残,文不全,具体年代不详),庙林举事官宗圣66派裔孙兴第自叙碑文曰:“……诚即其屡迁之由来,言之吾家居武城,礼乐传家。何汉中微新莽抅逆,十五派据祖官都乡侯,耻事新莽,挚族渡江,家庐陵之吉阳;顼迁扶风,生子二人,长曰玉,官御史大夫,旅任冀州因家焉,后为冀州房;次曰昌,汉文学博士,寓青州后为青州房;昌子绳祖,司马之职,卜宅黄山之阳,植基立业,修建宗祠,实能绳其祖武。配由氏,合葬于嘉祥南武山。……又阅,二十七派迁乔祖,生子三人,如松、如竹、如梅,曾祭田顷余于马鞍山之北,为春秋致祭之资焉。其后至五十六派洽,洽子拣,拣以土地狭隘,生齿日繁,遂自黄山寨迁于曾家洼是居焉。拣生五子,长曰宣,次曰敖,三曰玉怀,四曰珂,五曰宿。”以下刻有拣三子玉怀后裔世系。内载有“贞常四子尚珍匾赐‘耆老公正’,珍子衍焕,生二子,长兴第,世袭林庙举事官。”
  曾家溜村墓志铭,明崇祯元年(即1628年)孟秋望日,原任直隶南和县知县郎天秩顿首拜书。为纪念曾三光“不忍公生之轟厶死,遂泯亡也,故撮其石,永垂不朽矣!” 
    据《嘉靖临朐县志》“历宦”篇载,国朝:县丞, 曾一德;典史,元代:曾深、曾兴(与元至元碑记载的名讳一致)。 
    据《康熙临朐县志》“杂职”篇载,国朝:宗圣家长官,曾闻进;后裔生曾三。明代贡士:曾友颜(万历年间贡生)。耆耇:曾日省,痒生,年八十五岁。贞烈传:元代,陈氏,曾衢妻,县令麻友椿旌表“贞节呈芳”。 
    据《光绪临朐县志》“列女”篇载,道光朝:曾传印妻夏氏;曾兴琦妻殷氏;曾传德妻孟氏。同治朝:曾传真妻王氏;曾毓琪妻井氏;曾传吉妻王氏;曾继儒妻王氏;曾毓楫妻王氏;曾继圣妻王氏。 
    据《光绪临朐县乡土志》卷之四载:曾继一,字贯古,曾家张庄人,邑痒生,天性仁孝。 
    据《临朐续志》卷三,临朐县知事表:曾硕儒,清宣统元年十二月任。卷四科贡表:贡生,曾传经;贡生,曾继诰。附邑痒生表:曾继训、曾广源、曾继一。附武痒生表:曾继鸿、曾继田。卷五载:曾广基,济南武术传习所毕业;曾继业,济南甲种商业学校毕业。卷九氏族,曾氏:城东曾家洼、曾家官庄、洛地庄、城南曾家寨、黄崖根、曾家林、青阳峪、城西曾家溜、曾家张庄、东南林家庄、东北曾家旺、桲椤林子、石门沟、西南璞邱庄多此姓,董家峪、流水庄亦有之,皆宗圣曾子裔。卷二十儒林:曾传经,字蓬海,曾家洼人。家贫力学,以岁贡教授乡里。讲解能扶奥义,从学者多启发得力成名。事亲至孝,制行纯谨。盖士林中一纯笃君子。 
    随着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时代变迁,青州房系的后裔子孙代代不断地流寓迁徙他地,遍及周边各市县。明朝前期,临朐北部地区因战乱土地大片荒芜,人烟稀少。56派洽,洽子57派拣,由曾家寨迁居临朐城东弥河东岸立村,曰曾家洼。拣公生五子:宣、敖、玉怀、珂、宿。其后裔世世代代繁衍、外迁,现在该村曾姓人口2300多人,是县内曾氏中最大的一支系。曾氏族人主要散居曾家寨、埠西、东城曾家洼、曾家小庄、曾家官庄、咸富楼、祝家河、城关衡里炉、曾家庄等村落,并遍及临朐全县各个乡镇。据不完全统计,临朐县内九十多个村庄有曾氏居住,仅临朐县内曾氏人口有两万多人。有些支系迁到临朐县以北现属青州市王坟镇的曾家溜、小张庄、田丰村。有的支系则迁徙流寓到青州、诸城、莒县、莒南、济宁、济南府德州卫、河北汝宁府保定县、襄阳府襄阳县、沂水、沂源以及东北等地,确切人口数字已无法统计。据老谱和现有资料记载,目前已知的青州房系迁往外地的一部分支系:
参公四十四派:三公,由曾家寨迁往城西北高垣墙庄;
参公四十五派:永贵,由曾家寨迁于诸城;
参公四十八派:当住,生一子,由曾家寨流寓莒州;(现 莒县东莞镇曾家山村。)
参公四十九派:福,  生三子,沂山、重山、犀山,由曾家寨流寓济宁州。
参公五十一派:纹,  生三子,伉、信、仁,由曾家寨徙济南府德州卫;
参公五十二派:思智,由曾家寨流寓汝宁府保定县;
参公五十五派:伽保,由曾家寨流寓襄阳府襄阳县;
参公六十派:  蘭,  生三子,现、復、伦,由曾家洼村流寓沂州府莒州(现属莒南县洙边镇曾家沟村);
参公六十六派:尚纹,生三子,生、甯、喜,由沂州府莒州徙诸城县南乡一百一十里马家滩(现属青岛市胶南市大场镇马家滩村);
参公六十派:  来復,由曾家寨迁于牛山常兴官庄;
参公六十派:  独復,由曾家寨迁于城西张庄;
参公六十五派:贞晓,由曾家寨迁于沂水县张井庄;
参公六十二派:震 , 由曾家洼徙居长庄曾家沟;
参公六十四派:闻升,由高垣墙迁往现沂源县三岔璞邱;
参公六十四派:闻德,由高垣墙迁往后营庄;
参公七十一派:继顺,由曾家洼村迁往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肇源镇(据宗亲曾宪勇在宗亲网上提供的资料);
参公七十二派:广平,由青州杨家庄村迁往东北某地(前几年其后裔回来寻亲未找到知情人); 
    仅凭现有的资料提供一点线索,望本房系的宗亲们广泛发动族人努力搜集、发掘族谱资料以及有关证据,追踪溯源,理清自己的世系,早日认祖归宗。一千九百六十多年前绳祖公牢记并遵循父亲昌公的遗训,为“使后世子孙有所据以明亲亲”,“至若诸所流寓寄迹不一,苟世代遐邈愈不可详,散没氓失怼将谁归?”绳祖于是“固不足以语嘶,而其祗服父事,责不容缓,其将勉而为之乎!亦为从实録以植纪夲,始末而不紊。庶先我而无没者得以慰在天之灵;后我而生者不冺其流传之绪。”在公元47年,为我们竖起一座家谱资料的‘里程碑’,使我们今天能据以明亲亲,从而为我们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族谱资料。 
    综上所述,只是个人对青州房系历史的管窥之见,因史料匮乏,个人水平有限,有些观点和说法只是一家之言,只能算是“引玉之砖”,提出这些话题,让宗亲们共同研究探讨。并真诚的希望广大宗亲中的族谱专家、学者、史学家以及知情者批评指正,引导我们正确的探讨考证曾姓青州房系的历史,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地、既尊重历史,又尊重事实,还其历史的本来。

http://www.zengshi.netarticle.asp?articleid=40826

Copyright 2005 - 2015 曾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0983号 站长:曾广宾 法律顾问: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