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氏来源、
曾氏是轩辕黄帝的后代。夏禹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宝,少康十三年(约公元前1883年)封次子曲烈于鄫(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市方城北)立国。夏被商灭后,鄫人仍留居中原。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鄫国为子爵。周平王时期将鄫国徙封到今河南拓城县北、睢县东南。不久,郑国占领鄫国。鄫国又迁往东夷之地,建鄫城于今山东临沂苍山县西北的向城镇。春秋时,鲁襄公五年(公元前568年)鄫国成为鲁国的附庸国。鲁襄公六年莒国吞并了鄫国。鄫国被灭之后,鄫世子巫在叔孙豹的帮助下,逃奔至鲁国,定居南武城(现山东嘉祥县内),任鲁国大夫,他去邑鄫为曾氏。史称五十四代祖鄫巫为曾氏定姓始祖。“天下一曾无二曾”,是指曾姓都是一脉传自太子鄫巫。南武城成为曾氏的第一发祥地。
二、迁徙史略
由曲烈立国,世代相传,三易其地,经历夏、商、周三个朝代,传至53代。曾氏族人把曲烈到五十七代曾点作为远祖,而把五十八代的“宗圣”曾子(曾参)作为开派祖。
传至曾参(曾子),世居武城(今山东嘉祥县南武城),传至孝,传述孔子之道,后人尊称“宗圣”,以“每日三省吾身”自勉,其后裔便以“三省”为堂号。 曾子的后裔从第三代起就陆续有人迁出南武城。东汉末年,十五派(七十二代)曾据(官封关内侯),耻于在王莽手下为官,于新莽始建二年(公元10年)率宗族一千余人由山东南武城南迁至江西庐陵吉阳乡(今江西省吉安市),后又迁至莺迁乡(今江西省永丰县)。
曾据十七代(三十三派)曾丞,官司空兼尚书令。生三子:曾珪、曾旧、曾略。曾珪居江西吉阳,为永丰房系;曾旧居江西乐安,后成为福建宁化房系;曾略居江西抚州南丰,为南丰房系。曾氏族谱把曾珪、曾旧、曾略称为曾氏“老三房”。明清两代是曾氏人口大发展、大迁徙的时期,此期间曾氏族人迅速大批迁往山东、江西、四川、广东、广西、海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河南、云南、陕西等省。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福建、台湾等地为多。
迁入福建的主要有,一是曾珪的后裔,后形成“龙山房”;二是曾旧的后裔,后形成“宁化房”。迁往湖南的主要是南宗西宅四十派崇德房系的后裔,后形成“湘乡大界房系”。迁入广东的主要有:
一是南宗东宅曾应吾的后裔,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福建莆田县徙居广东陆丰的虅坑村,繁衍海丰、陆丰、宝安、深圳及福建莆田等地。二是曾珪第四子曾晖的后裔,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4年),从江西吉水县兰溪移居广东南雄保昌,繁衍从化、花县、广州、番禺、增城、东莞、高要等地。三是龙山房曾延世的后裔,繁衍潮州、海丰。四是曾旧后裔,衍居南雄、增城、乐昌、蕉岭、梅县、揭西、揭阳、平远、陆河、兴宁、紫金、大埔等地。其中一脉曾旧五十四派曾玉藩于明天顺六年(1462年),携子由福建建汀洲仙师乡迁徙至广东省长乐县(今五华县)黄河口白照壁下开基。五是南丰房曾惇的后裔。五十三派曾佑孙,字志诚,号裕振。南宋末年(1275~1279年),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先徙潮阳,后徙居嘉应州长乐县高竹园(今五华县华城镇万子村)。曾佑孙生六子:广清、广渊、广盟、广新、广通、广泰。曾广清衍居兴宁、河源等地。曾广渊衍居五华、丰顺、陆丰、紫金、台湾等地。曾广盟衍居蕉岭。曾广新衍居兴宁、梅县、蕉岭、龙川、东源、大埔、增城、潮阳、紫金、博罗、和平、五华、惠阳、深圳、广州、连平、曲江、英德、新丰、翁源、乳源、平远、陆丰等地。曾广通迁广西。曾广泰衍居蕉岭。迁居四川的:大多数是在清朝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时期迁入,当时广东南丰房系迁入甚多。移居台湾的:从明代开始就有福建、广东“龙山派”后裔迁入。此外有旅居海外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秦国、柬埔寨、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居住。
三、迁入紫金概况
迁入紫金县曾氏,大部分于明中期后从五华、兴宁两县迁入,部分从福建漳州、河源、龙川迁入。大致有三个派系:曾广新、“老三房”及曾广渊系。曾广新系居紫金县附城、乌石、中坝、水墩、龙窝、洋头、瓦溪、九和、蓝塘、凤安、好义、上义、义容等镇,“老三房”系居乌石曾坑、蓝塘蒿坑、古竹平渡、雅色、蓼坑等地,曾广渊派系居敬梓、洋头公柘、好义、上义郊田及临江梧丰、禾坑等地。据2006年有关资料统计,紫金县曾姓人口有2万多人,居全县十二位。
(一)县城房系
现居紫金县城西栅街和山排下的曾氏,于清后期(100多年前)由五华徙河源黄村康乐,再迁入紫金县开基。
(二)附城镇房系
城西大塘肚和中洞茜坑、中布寸勾垸的曾氏均于清后期(100多年前)由五华迁入立居,黄花曾屋曾氏,从江西迁入,附城曾氏均属曾广新房系。
(三)乌石龙湖曾坑、秋河房系
乌石镇曾坑的曾氏,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由福建漳州平和迁入。属曾氏“老三房”后裔曾德芳房系。后裔有一分支徙珠海、有一分支徙广西柳州。乌石镇龙湖秋河曾氏,从五华河口迁入,属曾广新第七房曾德甫后裔。
(四)中坝镇鲤子湖曾传思房系
中坝镇广福鲤子湖一百二十四代(六十七派)曾传思房系,是曾广新后裔,于二百多年前的清代中期从兴宁迁入中坝,迁入时有曾传思、曾传恩、曾传广兄弟四人。初来居鲤子湖,后建祠堂于石坪岗下。由于鲤子湖地窄田少,当时只留下曾传思在鲤子湖开基,其他兄弟三人迁往四川省权威县磨子崖乌仁厂(现为乐山市五通桥金粟镇和犍为县午云乡)。另有一支于1936年由五华长布迁入中坝圩镇,属曾广新后裔。
(五)敬梓塘田曾尚传房系
敬梓塘田一百二十一代(六十四派)曾尚传房系,是曾广渊后裔。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3年)从五华华阳迁入唐田。有一支曾亚星(贤)约于解放前的40年代迁江西省吉水水南开基。
(六)水墩秋溪合水潭、坡湖归湖房系
现居水墩秋溪合水潭的曾氏,于清朝乾隆年间从兴宁迁入的。属曾广新后裔。
水墩坡湖、归湖的曾氏,于清乾隆年间从兴宁迁入,属曾广新第七房曾德甫后裔。
(七)龙窝镇房系
龙窝镇龙窝村火砖寨曾氏,于清朝末年由兴宁迁入。属曾广新第四房庆甫后裔。龙窝镇公柘村小埠和东坑村东溪田的曾氏,清朝末年从五华河口迁入,属曾广渊房系。龙窝镇光明村甘坑、石坡自然村曾氏,于清朝末年由五华河口迁入。属曾广新第九房曾良甫后裔。
(八)苏区青溪德湖房系
苏区镇青溪村德湖曾氏,于清朝末年从五华县河口曾坑迁入。属曾广新第九房曾良甫后裔。1927年有一支迁往泰国、一支迁往马来西亚开基。在苏区赤溪村油谷坑居住的曾氏,一部分于60年前由惠东马山迁入,一部分是由五华迁入。
(九)瓦溪镇房系
瓦溪椒坑曾氏,是曾广新第九房曾良甫四世曾启愤(仲俊),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从五华河口迁入椒坑开基,衍居瓦溪椒坑、洪田、龙窝官田等地,人口约三千多人。瓦溪新龙村小湾子、围凹塘肚老虎斗、半岗台坑、椒坑深冬、公坑大塘肚、茶江石壁下曾氏均属曾广新后裔。从兴宁迁入。瓦溪圩、鸡毛笼、店前、四联竹头坪的曾氏属曾广新房系,是从兴宁先迁龙川,清康熙初年再迁该地。
(十)九和镇房系
九和镇九和村黎坑、官坑村茜坑、五一村围坪、富祝村黄草岗、金光村中苋、双罗村矮坡凹下的曾氏,均属曾广新后裔。从兴宁迁入。
(十一)蓝塘镇房系
蓝塘各地居住的曾氏,绝大部分都是在三百多年前从兴宁迁入。除茜坑为曾氏“老三房”曾旧后裔曾德芳房系及圩镇有少数属曾广渊房系外,其余都是曾广新房系。
(十二)凤安竹塘、觉民房系
凤安镇觉民河塘和竹塘曾氏,是三百多年前由兴宁迁入,均属曾广新后裔。(十三)好义罗塘肚、吉田上围房系
好义远光罗塘肚曾氏,属曾广渊后裔。于三百年前从兴宁迁入。好义吉田上
围村曾氏,属曾广新第九房后裔。于三百年前从兴宁迁入。
(十四)上义捲蓬、郊田黎壁水、光辉房系
上义捲蓬曾氏,属曾广新十四世曾又参后裔,于三百年前的大清顺治年间从兴宁迁入;曾又参之孙有一支迁鹤山。解放前又有一支迁惠东塘角镇老虎水村。上义郊田黎壁水曾氏,属曾广渊七传之后曾仁忠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从五华华阳小拔迁入。上义光辉村的曾氏,属曾广新房系。
(十五)古竹曾旧房系
古竹镇曾氏,多为曾氏“老三房”曾旧的后裔。曾旧后裔五十四派的玉藩六代邦齐(五十九派),约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携三子:辉、耀、焕,由长乐迁徙至古竹深渡水一带。曾辉、曾耀衍居古竹平渡、雅色、吉安、双坑、蓼坑、四维、榴坑、榄溪、上洞、下洞等地;曾焕迁增城庄水开基。在古竹定居的曾氏还有部分是从五华、兴宁、河源黄子洞,惠州大岚、连平大湖迁入。
(十六)义容桥田塘心房系
义容镇桥田村塘心曾氏,属曾广新第七房曾德甫房系,于明朝末年由兴宁黄坡迁入。石下村么坑曾氏,属曾良甫房系。东平村戴塘前曾氏,属寿曾甫房系。中兴村上排曾氏,属曾信甫房系。东平村车对曾氏,属章曾甫房系,于清朝初年由龙川鹤市迁入。还有下棠村长布、汀村径尾、南坑村向前、向明、龙田村合水、下青溪村磜下坳、青水村石岭、下窖村米沥口、联光村瑶前、田心等地曾氏,均由兴宁迁入。
(十七)黄塘镇锦口房系
黄塘锦口红围曾氏,是曾广新第九房曾良甫的后裔,于清乾隆年间(1737~1785年)由河源黄田迁入开基。有一分支衍居黄塘拱桥。
(十八)临江镇梧丰塘尾房系
迁入临江居住的曾氏有五支:一支是由博罗迁入梧丰村塘尾开基,属曾广渊后裔;一支是由五华迁徙青溪,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再迁入光凹村大利开基,属曾广新后裔;一支是由五华迁入胜利村校木开基,属曾广新后裔;一支是由五华迁入禾坑村瓦岭开基,属曾广渊后裔;一支是由龙川鹤树下迁入年丰村高岩,属曾广新后裔。
四、郡望、祠堂、堂联
(一)郡望
曾姓有“鲁郡”、“天水”、“鲁阳”、“庐陵”等郡望。
“鲁郡”西汉初年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故址在今山东曲阜、腾县、泗水等县地,西晋改为鲁郡。该郡号为纪念曾氏起始所在。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县西北)。相当于今甘肃通渭、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西晋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当现在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
“庐陵郡”东汉兴平元年(前194年)置郡,治所在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西南)。西晋太康时移治石阳县(今江西吉水东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鲁阳”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鲁山县。
(二)堂号
曾氏堂号主要有“鲁国堂”、“武城堂”、“庐陵堂”、“三省堂”、“宗圣堂”、“追远堂”、“敦本堂”、“守约堂”等。 “鲁国堂”因曾姓始祖曾巫在鲁国为仕,而且是曾姓得姓之地。以后族人以“鲁国为堂号”。
“武城堂”为宗圣曾子出生地,也被曾姓族人作为堂号。
“庐陵堂”是曾姓郡望之一。
“三省堂”、“宗圣堂”、“追远堂”都跟曾子有关系。三省堂来源于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曾子以对自己严格要求而著称,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即为人做事、朋友交往、老师教的东西)。宗圣堂是因曾子被尊称为“宗圣”而来;追远堂则出自曾子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语。敦本堂、守约堂是以垂戒训勉后人的礼教为堂号等。紫金曾氏多用“鲁国堂”、“三省堂”为堂号。
(三)堂联典故
1、望居鲁郡,源起鄫国。
表明曾姓的起源(鄫)及郡望(鲁郡)。
2、南丰撰史,西府迎亲。
上联典出曾巩。曾巩为建昌南丰人,曾奉召编校史馆书籍,校订注:南齐、梁、陈三书。下联典出曾孝宽,曾公亮之子吏部尚书曾孝宽迎父于西府孝养,世以为荣。
3、道统绍一贯之传,师孔友颜,来者直开思孟;
文章擅八家之誉,接韩步柳,同时并驾欧苏。
上联说曾参事典。曾参与颜回同为孔子弟子,得孔子真传,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下联说曾巩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苏辙并称唐宋八大家。
4、修省有三,当以身重;
忠恕惟一,自出心传。
整联以曾参(曾子)事典为内容。曾参曾提出“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并得孔子真传。有一次,孔子把曾参叫到自己跟前,说:“曾参啊,我的学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你知道是什么吗?”曾子说:“知道,夫子的学说可以用‘忠恕’二字概括。”孔子对于曾子的回答非常满意。
5、舞云逸致,坟典淹通。
上联以曾点事典为内容;下联出曾崇范事典。曾崇范,后周庐陵人,很喜欢读书,家藏九经、子、史。南唐刺史贾皓就进取之,以已缗偿其值。崇范笑曰:“坟典天下公器,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其实一也,何估值以偿耶?”诏太子洗马,迁东宫使。
曾姓堂联还有:
武城世德;沂水家声。
大贤门第;宗圣家风。
三省世泽;养志家声。
三省门第;一贯家声。
道传东鲁;业绍南丰。
(四)楹联
山东嘉祥曾子庙门联:
地镇江山,鲁邦亿世名何异;
天开风月,武城千载道犹同。
山东嘉祥南武山曾子墓联:
南武为茔,水绕山环堪入画;
嘉祥立址,风藏气聚可成图。
(五)祠堂及其堂联
1、县城曾氏“宗圣公祠”
该祠位于紫金县城老城内“宗圣公祠”,是全县曾氏总祠,也是历代官府和儒生拜祭“宗圣曾子”的地方。建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解放后曾作为中共紫金县土改委的办公地,现成危房。
2、上义捲蓬曾氏宗祠
该祠位于上义捲蓬,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0年),形喝“鲤鱼”形。
斗门联:
东鲁传经府;南丰修史家。
大门联:
永远以前永有德;盛昌在后盛无疆。
二门联:
圆峯拱照文昌盛;后靠桃山笔业兴。
3、瓦溪椒坑曾氏“洪井”宗祠
瓦溪椒坑曾氏宗祠有两座。一是“洪井祠”建于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二是“松树下祠”建于明万历三年,1996年重修。
洪井祠正堂联:
传至圣之道统;开历世之先河。
洪井祠上堂正梁联:
东鲁启渊源,念先人道传一贯训著十章,子圣父为贤,椒衍瓜蕃,世泽流芳沂水绪;
南丰垂系统,羡祖宇后枕高岗前环帽凸,物华兼天宝,川廻岩拱,英才济美井洪祠。
洪井祠下堂顶梁联:
由乐邑而族启椒乡,遥知蒂固根深,百世箕裘垂不朽;
自明朝而建斯祠宇,定卜枝繁叶茂,五房曲裔衍无疆。
4、古竹平渡乌泥塘曾辉祠
古竹平渡乌泥塘曾辉祖祠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坐东向西,先后于清道光十年(1887年)、1983、2001年三次重修。
门联:
南丰世泽;东鲁家声。
顶梁联:
系封鄫邑,接东鲁绍南丰,渊源一贯数十里,嗣续分枝,继往开来宏统续;
堂建埔头,供粤山朝渡水,流念千秋三百年,重修栋宇,光前裕后蔚人文。
五、字辈、祖训
(一)字辈
曾子一生“尽传孔子之道”,被尊称为“宗圣”。代代享受封建帝王的“世袭”优待。清康熙年间,朝廷还为孔、曾、颜、孟四姓御赐全国统一的名派字辈。字辈如下:
圣祖仁帝所赐4句20字:
希言公彥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后宣宗成皇帝续赐2句10个字: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刚建立时,袁世凯(一说孙中山,又说为孔子七十六代的孙孔令贻)又为四姓赐4句20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公元1927年又续行4句20个字:
世代朝廷赠,辅阁尽忠良,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邦。
以上字辈四姓通用,均于“宏”字开始往后排传。曾氏是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第63派起“宏”字往后排传。
(二)祖训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三)家规(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东南两宗共订)
孝亲悦心,尊师扶幼;
世袭立嫡,承嗣立长;
嫡宗不婚,子嗣敏聪;
抚子继嗣,同宗择姪;
招赘为嗣,宗圣脉混;
淫邪** ,圣规则罚。
六、紫金曾氏人物简介
曾梦良 上义郊田人,曾任紫金县政协副主席。
曾燕萍 敬梓塘田人,现任广州市南沙开发区财政局副局长。
曾群珍 上义捲蓬人,曾任河源市民政局副局长。
曾世珍 上义捲蓬人,曾任省侨联侨政处处长。
曾华流 上义捲蓬人,现任惠州市广播电台台长。
曾锦绣 瓦溪瓦溪人,现任广州市地铁公安分局副局长。
曾映明 瓦溪洪田人,现任韶关市质量监督局局长。
曾佛佑 瓦溪洪田人,现任广州市安全局正处级干部。
曾伟荣 瓦溪洪田人,现任惠州市环保局副局长。
曾观生 瓦溪洪田人,曾任深圳市教育局副处长。
曾震洋 瓦溪洪田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团副团级干部。
曾省才 瓦溪洪田人,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1集团军司训大队大队长。
曾俊源 瓦溪洪田人,曾任云南省文山州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曾振强 瓦溪四联人,现任深圳特区检查站副团级干部。
曾繁文 中坝圩镇人,曾任贵州省司法厅专业技术一级警督。
曾 锋 水墩秋溪人,现任中山大学化学院博士、副教授。
曾浓浽 九和镇九和村人,现任珠海市环保局副局长。
曾伟强 九和镇九和村人,现任珠海动植物检役局人事处长。
曾国雄 义容桥田人,曾任东江护航大队大队长。
曾 展 义容桥田人,曾任广州市商业局局长。
曾新泉 义容桥田人,曾任中国远洋公司广州办事处主任。
曾振强 义容桥田人,曾任海南万宁东和农场场长。
曾家乐 义容桥田人,现任东莞市公安局第一刑警大队长。
曾耿洪 义容联光人,现任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经理。
曾基良 凤安竹塘人,曾任广州部队正团级干部。
曾忠文 蓝塘茜坑人,曾任安徽省气象厅副厅级干部。
曾卓华 蓝塘元吉人,现任深圳国税局党办主任。
曾抚文 蓝塘龙渡人,曾任湛江市委副处级干部。
曾荫番 蓝塘告坑人,现任深圳市电信局劳资处副处级干部。
曾侃文 蓝塘和睦人,曾任深圳市外贸局处级干部。
曾发源 蓝塘和睦人,现任深圳市环卫局副处级干部。
曾 颢 古竹平渡人,曾任老隆(龙川)县令。
曾国华 古竹平渡人,曾任东江司令(陈炯明委任)。
曾广初 古竹平渡人,任深圳市南头区保险局副局长(副处)。
曾天良 古竹平渡人,任广西省南宁市电信局副局长(副处)。
曾立中 古竹平渡人,现任深圳市罗湖慢病院副主任医师。
曾万文 古竹平渡人,旅居香港,博士。
曾万章 古竹平渡人,旅居香港,博士。
曾锦祥 古竹雅色人,曾任马来西亚中文学院教授。
曾振强 古竹雅色人,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曾招胜 古竹雅色人,曾任广东省体育委员会主任。
曾玉光 古竹雅色人,曾任上海市水产进出口公司副经理,高级工程师。
曾德炬 古竹雅色人,曾任深圳市房地产公司建材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
曾杏新 古竹雅色人,曾任广州市黄埔区科委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曾德雍 古竹雅色人,深圳市沙河办事处副处级干部。
曾炳新 古竹雅色人,曾任海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曾石恩 古竹雅色人,曾任湖北武汉钢铁集团高级工程师。
曾木新 古竹蓼坑人,深圳市宝晨物业管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曾祥坤 古竹蓼坑人,曾任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云浮支队政委。
曾务招 古竹榄溪人,河源市报社副社长。
http://www.zengshi.netarticle.asp?articleid=40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