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46
    • 经验10114
    • 文章260
    • 注册2007-10-05
    [求助]有谁知道“忠怒堂”的来由
    [FACE=仿宋_GB2312][/FACE]

    各位宗亲~~~有谁知道“忠怒堂”的来由。因为我的家谱记载是从第六十代祖公〈曾应运〉传下来的,六十代以上完全没有记载。谱上留下来的地名却是———湖南省祁阳县永隆乡育塘或塘头,这样的地名。可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地名总是找不到。希望有知道的宗亲告知。我在此谢谢了!我的联系QQ——32780484

    [ 此贴最后由曾祥正在2008-7-9 5:36:44编辑过 ]
    现居贵州黔东南州。QQ32780484;邮箱32780484@qq.com。堂号———忠恕堂。寻找湖南永州祁阳县永隆乡塘头或育塘〈古地名〉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178
      • 经验130703
      • 文章2732
      • 注册2005-04-2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友木[/U]发表的内容:[/B]



      各位宗亲~~~有谁知道“忠怒堂”的来由。因为我的家谱记载是从第六十代祖公〈曾应运〉传下来的,六十代以上完全没有记载。谱上留下来的地名却是———湖南省祁阳县永隆乡育塘或塘头,这样的地名。可遗憾的...[/QUOTE]


      [SIZE=7]曾子之道 忠恕 而矣。

      [/SIZE]
      [ 此贴最后由曾祥正在2008-7-9 5:22:14编辑过 ]
      ...............................


      潜心研究水氏家史  宏揚水氏先祖遺訓
          水氏忠恕宏毅  水氏一以貫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46
        • 经验10114
        • 文章260
        • 注册2007-10-05
        难道就没有谁的家谱有“忠怒堂”吗?[em04]
        现居贵州黔东南州。QQ32780484;邮箱32780484@qq.com。堂号———忠恕堂。寻找湖南永州祁阳县永隆乡塘头或育塘〈古地名〉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
          • 积分1155
          • 经验76423
          • 文章1256
          • 注册2007-12-16
           忠恕堂位於北埔鄉公園街,創建於民國十一年。

              曾宅曾恕堂的祖先來自廣東嘉應州,原為一土埆厝,其廿一世祖曾學熙於光緒元年考進文科秀才後,其後代重建忠恕堂,即今之古蹟,可惜現因沒人居住,已成為廢墟。

              這座古厝是座北朝南的客家民宅,庭院以矮牆分隔為二,入大門斜轉西南向。正面圍牆部份以紅磚瓦相互交織成精美之幾何圖形,並連接歐式山牆,形成裝飾性的門景。其屋頂為硬山形式,火行馬背,入口山門燕尾飛揚,正堂主脊以剔透花磚砌成,兩旁則為美輪美奐的交趾陶,前廊做成捲棚屋架構成雙層屋架,形式優美。 
          曾群(国)策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
            • 积分1155
            • 经验76423
            • 文章1256
            • 注册2007-12-16
            宗聖公參五十三傳至裕振公˙字玉鳴˙行念二郎˙自福建汀州寧化縣懷德鄉柑欖村馬墩下˙徙廣東省鎮平縣蓼陂鄉˙在廣東潮州府古梅州程鄉縣石窟都徐溪鄉˙即雍正年間割置˙嘉應州鎮平縣蓼陂鄉也˙今稱廣東省蕉嶺縣蓼陂鄉一世祖˙裕振公派下東渡台灣子孫稱為第一世祖˙生二子 政 真˙長政曰十一郎娶聶氏婆˙次真曰十六郎娶范氏婆˙
            註˙故聶氏婆與范氏婆是妯娌˙即兄嫂弟婦˙今宗親誤傳為妻妾˙為免誤導˙此為裕振公派下˙二十二世孫振壽˙抄譜時特標明正以見之˙
            宗聖公參六十八傳至九倫 九俊 九健˙為裕振公派下十六世˙昆仲原籍廣東省嘉應州˙今梅縣˙鎮平縣˙今蕉嶺縣˙蓼陂鄉˙三昆仲於清朝乾隆年間˙思擴創基業˙遂聯袂跋涉江湖˙漂洋過海抵達台灣˙是為來台祖˙
            【此篇節錄自中華民國十六年歲次丁卯˙裕振公派下˙二十二世孫振壽之續修族譜譜序】
              按清末西元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日本侵華,清庭戰敗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歷經中華民國
            成立,二次世界大戰,至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台灣光復整整五十年,天災
            人禍顛沛流離,百業蕭條聯絡不便,見面都很難,想要彙集族譜更是奢談。台灣光復後,百
            業待舉經濟困難,天惜我族裔,北有二十一世昌光,南有二十一世進西,不畏艱辛,斯時也
            誠然篳路襤褸歷盡風霜,跋涉江湖東奔西走,血汗交流不知幾許,為彙集族譜而奔波。
            光復前後斯時連紙張都紙貴稀有,進西撿當時富有人士吸食之香蕉煙包裝紙,來記錄族
            裔資料,「手筆資料尚有留存」北至桃園新竹苗栗卓蘭銅鑼,南至霧峰彰化南投高雄,東至花蓮台東知本,時進西居住在后里,全省祇要有族裔者必前往彙集,無火車到達之處用步行,歷盡風霜一身襤褸瘦骨嶙峋之老翁,不識之人以為是乞食,其中艱辛有倍十於今,老輩宗親津津樂道常常提起。費時二十八載直至民國六十一年八十三歲逝世,遺囑交代裔孫二十三世義雄未竟遺志,需把族譜彙集完成,予後代裔孫有根可尋。
            幸得二十一世昌光,有志一同亦步亦趨,不畏艱辛東奔西走,共同彙集族裔資料,諄諄
            教誨指導義雄,於西元一九七九年民國六十八年完成初稿,刊印來台第一冊曾氏族譜。其中艱辛和其他有功宗親,在第一冊曾氏族譜,有專文介紹,於此不一一再敘。

               *九健公昆仲渡臺史略
            公為永科公三子˙原籍廣東省嘉應州˙即含今梅縣˙鎮平縣蓼陂鄉也˙今稱廣東省蕉嶺縣蓼陂鄉˙唯九倫˙ 九俊˙九健˙三昆仲於清朝乾隆年間˙思擴創基業˙遂聯袂跋涉江湖˙漂洋過海抵達台灣˙是為來台祖˙
            公初抵台灣南部˙在今屏東縣美濃鎮定居˙緣因九健公為人˙疏財仗義助人˙適村中農民耕牛數頭失竊˙公自告奮勇代為查緝˙查出賊巢奪回耕牛˙歸還村中農民˙村民稱頌不已˙但竊賊揚言報復˙為避免糾紛擴大˙村民酌請九俊˙九健二公暫避之˙兄弟遂北遷至桃澗堡八塊厝˙今桃園縣八德鄉˙霄裡居住˙
            九倫公則留在美濃立業˙兄弟分別後因當時交通不便音訊中斷˙後裔不詳待查˙
            九俊˙九健二公素行疏財仗義˙遷至桃園未有積蓄以創業˙唯以砍柴伐木為生˙時適有居於南崁之富農˙田園甚廣常因灌溉用水˙與其他農戶糾紛叢生˙糾纏不清˙但其人老實軟弱常遭欺凌˙導致農作物歉收˙有聞九健公為人行俠好義˙且武藝高超˙特選佳日專程拜訪˙惜公他出未晤˙隔數日該富農肩挑閹雞美酒˙再度行訪˙公延請入坐˙富農直言來意並詳述˙因灌溉用水常遭欺凌˙導致農作物歉收等經歷˙懇請公與其共同耕作保護田園˙所列待遇優厚˙公感其誠欣然允諾˙遂與同往南崁定居˙次年果因灌溉用水˙又生爭端上游農戶蠻橫有加˙強詞奪理霸佔用水˙斷絕下游用水˙九俊˙九健二公目睹此情˙挺身而出與其據理力爭˙手持粗大笨重之車槓以作齊眉之用˙動之以情威之以武˙上游農戶久聞二公驍勇˙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自忖不是敵手又忖度理虧˙群眾心膽俱怯˙唯有求和˙公允之協調˙共同輪流灌溉用水˙自此爾後各村和睦相處˙紛爭絕聞˙各村年年豐收˙該富農感念公之恩德˙特撥水田數甲贈公自耕˙
            公蒙饋贈深感慶幸˙兄弟同甘共苦˙披星戴月戮力耕耘˙節衣縮食撫育群兒˙漸有積蓄亟思擴創基業˙以奠後代之基˙遂遷居於桃園平鎮鄉東勢˙著手開墾荒野˙斯時也誠然篳路襤褸歷盡風霜˙血汗交流不知幾許˙化荒野為良田建設家園奠定基業˙其中艱辛有倍十於今˙今裔孫世居田園即九俊˙九健二公所墾創焉˙能不感恩惜福乎˙九俊公也因此終生無娶˙澤被吾等裔孫˙故由貴富公派下子孫奉祀˙兄友弟恭之情懷˙令人深敬之˙
            嗟呼觀此史略˙我九健公跋涉江湖˙漂洋過海˙創基立業嘔心瀝血˙苦吾儕之所未苦˙勞吾儕之所未勞˙澤被吾等˙唯我裔孫當感祖德淵源˙一日三省吾身˙發揚忠恕祖德˙今社會進步世代變遷˙願我族人同舟共濟˙盡其所長輔其所短˙相扶相持光宗耀祖˙共勉共惕˙
            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語出自四書上論學而第一˙
            *九健公佳城重建考誌
            祖墳者˙慎終追遠敬宗尊祖˙唯水流萬脈本於源˙千枝萬葉本於根˙以昭垂子孫也˙原九健公靈骸初葬於桃園南崁坑子口˙立癸山兼丑分金˙其間於清咸豐七年˙西元一八五七年八月十二日辰時復修˙後源於族親眾議為免裔孫清明祭掃跋涉路途遙遠˙於西元一九二零年歲次庚申˙遷九健公靈骸於桃園平鎮鄉東勢祖祠後吉地安葬˙並遷九健婆靈骸於祖祠旁吉地安葬˙
            卻因祖公祖婆分葬˙肇始我七大房裔孫分半輪值祭掃˙此即上三房半˙下三房半之由來˙此舉派別分殊˙肇成計較之心˙祖宗觀念日希˙每逢祭掃˙惟存象徵性而已˙遑論慎終追遠承先起後˙識者深感其諷受其辱˙莫不疾呼重建祖墳之議˙此舉之疏失˙肇成之後果˙我後代裔孫當切記之˙切慎之勿重蹈之˙迨至西元一九七九年歲次己未˙族親合議將九健公婆從新合葬˙以正往昔祭祀疏失˙讓後世裔孫能齊聚一堂˙共同祭祀聯絡感情加強人際關係˙遂於當年清明祭掃後˙召開裔孫大會˙會中決議各大房推選代表˙統籌重建事宜˙
            各大房推選裕振公裔孫二十世澄祈˙二十一世進遙˙昌鍔˙昌斗˙天彬˙天忠˙運鱗˙二十二世添金˙振漢˙福松˙春生˙二十三世義瑄˙義正˙義秀˙等十四名為修建委員˙組成委員會˙並推選義瑄為主任委員˙昌斗為總幹事˙其他委員分擔各有關修建事宜˙延請義瑄為主庚˙擇定原九健祖婆墳地擴建˙選定巽山兼巳吉度分金˙由二十一世裔孫運生標得修建工程˙並遵決議除合葬九健公婆外˙亦恭請九俊公靈骸合葬˙派下貴興兩代靈骸亦可合葬於新建佳城˙計可容納祖骸半百之數˙ 瑄原字為 火宣˙
            承上天之賜˙叨祖上之德˙祖墳修建自西元一九七九民國六十八年˙農曆九月二十二日吉時破土興工築墳˙十一月初十日辰時豎碑˙十一月二十三日巳時進金˙十二月十四日新建工程告竣˙祖骸安奉齊集一堂˙舉行圓墳三獻典禮˙一切皆稱順吉˙
              觀我祖墳˙塔宇輝煌山明水秀˙來龍去脈前後皆宜˙墳前四水歸堂景色優美˙乃我曾氏裔孫之福˙慶成圓墳之日˙除主任委員自公費籌辦剛鬣˙即肥豬˙牲禮祭祀用品外˙各大房皆虔誠自備牲禮祭品˙不計其數供祭祖先˙盛況空前熱鬧非凡˙宗長並當眾宣佈˙從今後不再分上三房半˙下三房半˙當天中午公辦大會餐˙數百裔孫齊聚一堂˙不分彼此共襄盛舉˙誠自我來台祖迄今首度此舉耳˙
            初期工程共耗新台幣參拾捌萬玖仟餘元˙經費來自各大房分擔基金三十三萬七千餘元˙及眾裔孫樂捐五萬二千餘元˙舉凡收支賬目樂捐芳名˙皆由二十三世義秀詳列賬冊˙並於六十九年五月六日結算在案˙
            祖墳新建工程告竣˙唯此事功言之雖易行之忒艱˙千務雜陳百議紛云˙幸賴主任委員義瑄˙全力擔待運籌策劃˙工程管理建材選購˙財務基金募捐˙祭祀之安排˙總幹事昌斗率領全體委員會˙聯絡各房族親召開六次委員會˙仲裁百議催募公款˙不眠不休全力輔佐˙不辭辛勞尤有甚者˙二十一世孫昌光˙為建墳事宜不計名利˙行人之所不行勞人之所不勞˙但求事功完美不患各人得失˙監工驗材催料風雨無阻˙輔佐主任委員不遺餘力˙枵腹從公私款墊公˙祖德被遺我儕恂恂長者˙此為我後世裔孫楷模˙然事功非一二人之能˙全賴各大房裔孫同心協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襄盛舉爾˙
            *忠恕祖祠重建考誌
            原桃園平縣鎮鄉東勢九健公故居˙創建至今兩百四十餘年˙因年代久遠待修˙經裔孫開宗族會議˙決議由七大房攜手同心合作成立重建委員會˙公推大房義鐘˙振連˙二房子慶˙三房坤達˙義正˙四房振場˙昭勳˙五房福松˙六房廣枝˙正輝˙七房廣宗˙玉鑑˙等宗長為委員籌募修建˙以備日後子孫尋根祭祖之用˙復推義鐘為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廣宗˙振達˙總幹事廣枝˙委員運賢˙昌煖˙進國˙昌斗˙天彬˙振連˙義瑄˙義村˙子慶˙振柱˙義雄˙振浴˙義正˙憲淦˙振朋˙振場˙昭勳˙福松˙正輝˙春生˙玉鑑˙諸委員分掌營建財務總務˙積極推行重建˙詳見祖祠碑誌˙完工祭祖之日宗長並再度宣佈˙今後不再分上三房半˙下三房半˙宗親齊聚一堂不分彼此˙共襄盛舉˙
              本忠恕堂宗祠˙感謝宗長義瑄堪輿擇定˙坐巽山兼巳分金吉度˙佔地約七九四坪˙於一九九九七年˙農歷正月二十七日出火開工˙依傳統三合院˙採鋼筋混凝土建造˙同年九月二日良辰吉日上樑˙承各宗長眾志成城順利竣工˙擇吉於一九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一日˙安龍謝土登龕安座˙舉行三獻禮落成大典˙
            營建工程款新台幣一千三百八十萬元˙加相關設施整理合計總工程款一千八百萬元˙其間感謝主任委員義鐘˙各宗長委員及工作人員同心合力募款襄助˙尤以廣宗宗長督工年餘更為感心˙終得完成古色古香之莊嚴宗祠˙成為族人共聚一堂血脈相連之所依歸˙緬懷祖先福佑子孫˙世世不可或忘˙也感謝建築師王阿良王增祥的超群技藝˙
            *貴富公派下忠恕佳城擴建考誌
            慎終追遠,固有之道也,嘗祀不詳,無以識昭穆,吾等須知來者,敬祖尊宗,昭垂子孫,揚我忠恕一脈相傳之情操,是幸。
            黃帝之前人無姓氏,黃帝始定十二姓(姬、酋、祈、巳、滕、箴、任、荀、僖、佶、儇、依),今之諸姓氏俱由此十二母姓演變而來,由是或以地、以國、以官、以王父字皆以為姓,又有賜姓改姓者。黃帝十傳至夏少康封次子曲烈于鄫,以封地為姓,鄫氏以曲烈為一世始祖,傳至春秋魯襄公六年,莒滅鄫,五四世太子巫,棄鄫奔魯,去邑為曾姓始祖。
            傳至五十七世祖蒧(點公),生子參為五八世祖,蓋因參在歷朝均膺封贈,元封郕國宗聖公,
            矧沐 聖朝洪恩翰博廕襲˙後尊稱宗聖公參為「曾氏一世祖」。
            宗聖公一世祖傳至五十三世裕振,因元朝年間廣東省福建閩粵之分,由閩之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遷徙于廣東省程鄉縣蓼陂鄉,即雍正年間割置˙嘉應州鎮平縣蓼陂鄉也˙今稱廣東省蕉嶺縣蓼陂鄉,是為蓼陂派之始祖,蓼陂一派輾轉相傳遷台衍居,後稱裕振為「台一世祖」。後傳至六十七世(台十五世)次子永科,生三子為六十八世(台十六世)九倫、九俊、九健於清朝中葉,三昆仲連袂渡海抵台,為「渡台祖」。
            九倫、九俊、九健初抵台灣南部(今美濃鎮),因故九俊、九健再遷至桃潤堡八塊厝(今桃園縣八德鄉),九健生七子為六十九世(台十七世)貴榮、貴富、貴清、貴琳、貴章、貴德、貴成,嗣後貴榮、貴富連袂遷予苗栗銅鑼彎圓潭(今九湖村)開基創業,貴富生二子為七十世(台十八世)興連、興盛,興盛即遷至台中后里三崁另圖創業。
              按二房貴富公年長成家立業˙商請九俊公及貴榮公連袂遷居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繼承父志開墾荒野˙化荒野為良田建設家園˙奠定後代子孫基業˙故九俊公佳城源在苗栗縣銅鑼鄉˙後於西元一九七九民國六十八年˙九健公佳城重建完成˙遵決議恭請九俊公靈骸合葬˙派下貴興兩代靈骸亦可合葬於新建佳城˙而二房貴富公及派下興連公等靈骸仙葬福地˙則仍在苗栗縣銅鑼鄉˙
            時在西元二○○三年民國九十二年˙因政府在銅鑼鄉興連公等派下靈骸仙葬福地,預定興建科學園區,需徵收土地˙故興連公等派下靈骸即需遷移˙於農曆正月十八日祭祖時˙經裔孫召開宗族會議˙咸認緬懷先人與祭祀之誼˙決議於貴富公祖墳原有福地˙擴建為貴富公派下佳城,以收納興連公等派下靈骸˙同時成立籌建委員會公推:子溪、子慶、鋒基、子鉗、振柱、振杜、振拱、振樓、振勤、振和、子肅、振衡、振竹、義樞、文雄、義雄、新光、木全、新木、義財為委員,復推子溪為主任委員,積極推動忠恕佳城擴建之事宜。
            本佳城座落乾山兼亥,主體建地約九十坪,採鋼筋混凝土建造,於癸未年七月三十日巳時起金暫厝,八月四日未時破土開工,十一月二十日申時安碑,十二月三日未時進金,諏吉十二月十九日未時舉行謝土落成大典,感謝宗親熱心支持,主任委員子溪率各位委員勞心勞力,振衡、新木、木全、金水等委員犧牲奉獻,在財源結据情況下,俾以順利完成,功同誌仰。
            佳城內約可容納九六六位˙預留尊位至福字輩˙因進金按輩份房份排列˙有預購者事先排列至振字輩˙落成後則每隔一年進金一次˙無預購者每罐收費參萬元˙則按先進先坐˙不再按輩份排列˙日後尊位價格得依物價指數,由管理委員會量情調整之˙

            曾氏族譜-5*來台總世系表分類:曾氏族譜2006/09/1220:39
            *來台總世系表˙
            曾子公傳下六六代至七二代˙即欲振公派十四世至二十世˙
            來台子孫˙九健公派下族親˙總世系表˙    FA66
            66代14世
            1士海+馮氏生子1永登2永科3永及4永弟
            67代15世
            1永登+陳氏生子1九松2九山3九四4九五(另表)
            2永科+余氏生子1九倫2九俊3九健   (本派)
            3永及+卓氏生子三人          (另表)
            4永弟+陳氏生子1九禹         (另表)
            來台祖
            68代16世
            1九倫+(在美濃待查)         (另表)
            2九俊無娶合葬在九健公祖墳˙由貴富公子孫奉祀
            3九健+李氏生子1貴榮2貴富3貴清4貴琳5貴章6貴德7貴成
            69代17世
            1貴榮+吳氏生子1興送2興鳳3興來         FA691
            2貴富+陳氏生子1興連2興盛            FA692
            3貴清+張氏生子1興龍2興生3興寶4興鼎5興月6興振FA693
            4貴琳+彭氏生子1興發2興明            FA694
            5貴章+游氏入子4興鼎(貴清公子)         FA695
            6貴德+廖氏生子1興安2興春3興山         FA696
            7貴成+劉氏生子1興河2興水            FA697
            69代17世
            1貴榮+吳氏生子1興送2興鳳3興來                FA691
            69代17世 70代18世 71代19世 72代20世
            1貴榮+吳氏=1興送+歐氏=1福東+張氏=1喜隆+林氏=     1111
                   1興送+歐氏=2福南+呂氏=1炎隆+王氏=     1121
                                 2煌隆+葉氏=     1122
                                 3立隆+楊氏=     1123
                                 4棟隆+高氏=     1124
                   1興送+歐氏=3福西*4福禮*(無后)       113/4/
            1貴榮+吳氏=2興鳳+幼亡                    12//
                    3興來+詹氏=1福旺幼亡             131/
                            2德妹(招巫)1如隆+林氏=   1321
            69代17世
            2貴富+陳氏生子1興連2興盛                   FA692
            69代17世 70代18世 71代19世 72代20世
            2貴富+陳氏=1興連+羅氏=1福秀+詹氏=1慶元+賴氏+林氏=  2111
                                 2恭元+孫氏=     2112
                                 3忠元+羅氏=過房福來公2113
                                 4紅元+江氏=     2114
                                 5廷元+黃氏=     2115
            2貴富+陳氏=1興連+羅氏=2福春+徐氏=1登元+鐘氏=祀福來公 2121
                                 2坤元+陳氏=     2122
                                 3發元+徐氏=     2123
                                 4開元+賴氏+吳氏=  2124
            2貴富+陳氏=1興連+羅氏=3福成+溫氏=1財元+利氏+邱氏+賴氏2131
                                 2廣元+詹氏=     2132
            2貴富+陳氏=1興連+羅氏=4福來+無娶=1登元+鐘氏=祀福春公子2141
                                 3忠元+羅氏=鼎福秀公子2142
            2貴富+陳氏=1興連+羅氏=5福清+吳氏=1澄元+吳氏+邱氏=  2151
                                 2亮元+陳氏=過房福安公2152
                                 3科元+孫氏=     2153
                                 4和元+劉氏=     2154
                                 5德元+劉氏=     2155
                                 6盛元+朱氏=     2156
                                 7俊元+劉氏=     2157
            2貴富+陳氏=1興連+羅氏=6福安+吳氏=1亮元+陳氏=入福清公子2161
                                 2捷元+周氏=     2162
                                 3接元+楊氏=     2163
            2貴富+陳氏=2興盛+李氏=1福龍+張氏=1信元+賴氏=過房福運公2211
                                 2友元+張氏=     2212
                                 3祿元+張氏=     2213
            2貴富+陳氏=2興盛+李氏=2福傳+徐氏=1良元+氏=幼亡    2221/
                                 2煌元+莊氏=     2222
            2貴富+陳氏=2興盛+李氏=3福運+無娶=1信元+賴氏=入福龍公子2231
            69代17世
            3貴清+張氏生子1興龍2興生3興寶4興鼎5興月6興振       FA693
            69代17世 70代18世 71代19世 72代20世
            3貴清+張氏=1興龍+范氏=1福盛+徐氏=1長隆+游氏=昌祿入  3111
                                 2成隆+ 氏=     3112
                                 3添隆+ 氏=幼亡   3113/
                          2福運+ 氏=1卯妹+(養女謝氏)  3121
                          3福金+徐氏=1坤隆+李氏=     3131
                   1興龍+范氏=4福義*5福邊=幼亡         314/5/
            3貴清+張氏=2興生+林氏=1福喜+洪氏=1振隆+陳氏=     3211
                             +葉氏=2蔥隆+ 氏=     3212
                                 3春隆+葉氏=     3213
            3貴清+張氏=3興寶+巫氏=1福伸+張氏=1新恭+招妹=澄福
                                       (姑母之子)3311
            3貴清+張氏=4興鼎+氏=過房貴章
            3貴清+張氏=5興月+幼亡=1福旺+黃氏=1新推+徐氏=     3511
                          (入)    2新威+胡氏=     3512
                                 3新淮4新果=幼亡   3513/4/
                                 5新統+游氏=     3515
            3貴清+張氏=6興振+鐘氏=1福源+古氏=1新財+氏=來妹
                                       (振隆之女)3611
                                 2新潭+楊氏=     3612
                   6興振+鐘氏=2福柳+陳氏=1廣隆+ 氏= 昌富入 3621
                                 2同隆+蔡氏=     3622
                                 3才隆+謝氏=     3623
                                 4有隆+ 氏=昌鍔入  3624
            69代17世
            4貴琳+彭氏生子1興發2興明                   FA694
            69代17世 70代18世 71代19世 72代20世
            4貴琳+彭氏=1興發+張氏=1福財+ 氏=1鼎隆+入 =昌坎入  4121
                          2福亮+張氏=1鼎隆+  =過房福立公4121
                                 2慶隆+張氏=     4122
                                 3田隆+ 氏=     4123
                                 4基隆+ 氏=     4124
                          3福城+過房興明公
                          4福揚+張氏=1傳隆+張氏=過房福立公4141
                                 2來隆+陳氏=     4142
                                 3祝隆+徐氏=過房福順公4143
                          5福順+ 氏=3祝隆+徐氏=入福揚公子
                          6福立+ 氏=1傳隆+張氏=入福揚公子
            4貴琳+彭氏=2興明+ 氏=1福城+林氏=1乾隆+梁氏=     4211
                                 2任隆+葉氏=     4212
            69代17世
            5貴章+游氏入子4興鼎(貴清之公子)               FA695
            69代17世 70代18世 71代19世 72代20世
            5貴章+游氏=4興鼎+ 氏=1福澄+張氏=1進隆+ 氏=     5411
                          2福奎+宋氏=1興挴+謝氏=     5421
                                 2興昌+張氏=     5422
                                 3興康+謝氏=     5423
                                 4興湖+管氏+溫氏=無傳福松承祀5424/
                          3福英+ 氏= 幼亡         543/
            69代17世
            6貴德+廖氏=生子1興安2興春3興山               FA696
            69代17世 70代18世 71代19世 72代20世
            6貴德+廖氏=1興安+陳氏=1福慶+徐氏=1隆才+吳氏=     6111
                                 2隆燈+徐氏=     6112
                   2興春+ 氏= 幼亡                62//
                   3興山+陳氏=1福麟+張氏=1新穀+古氏=     6311
                             +李氏=2新熹+ 氏=     6312
                          2福宗+徐氏=1新府+邱氏=     6321
                          3福泥+無后=            633/
                          4福溶+徐氏=1新年+鐘氏=     6341
                             +吳氏=2新球+彭氏=     6342
                                 3新奇+江氏=     6343
                                 4新田+范氏=     6344
                                 5新書+吳氏=     6345
                   3興山+陳氏=5福五+黃氏=1新秋+吳氏=     6351
                                 2新民+ 氏=     6352
                                 3新塊+吳氏=     6353
                                 4新鑑+邱氏=     6354
                                 5新苔+黃氏=     6355
                                 6新萱+ 氏=     6356
            69代17世
            7貴成+劉氏生子1興河2興水                   FA697
            69代17世 70代18世 71代19世 72代20世
            7貴成+劉氏=1興河+鄭氏=1福相+黃氏= 無傳         711/
                          2福秀+傅氏=1鼎富+無后=     7121/
                          3福傳+無后=            713/
                          4福華+ 氏=1新契+無傳=     7141/
                          5福順+葉氏=1木根+幼亡=     7151/
                                 2新愛+林氏=     7152
                                 3新枝+陳氏+簡氏=  7153
                                 4新龍+胡氏=     7154
                                 5新壽*6新隆=幼亡  7155/6/
                                 7新祈+詹氏=     7157
                                 8新和+張氏+陳氏=  7158
                                 9新勤+陳氏=     7159
                                10新明+謝氏=     71510
            7貴成+劉氏=1興河+鄭氏=6福濂+張氏=1新德+林氏=     7161
                                 2新源+鄒氏=     7162
                                 3新球+陳氏+王氏=  7163
                                 4新本+ 氏=過房   7164
                                 5新錢+呂氏=     7165
                                 6新銀+ 氏=出呂   7166
                                 7新烈+ 氏=尚無資料 7167
                                 8新寶+ 氏=尚無資料 7168
            7貴成+劉氏=2興水+幼亡 由? 承祀              

            [URL=http://tw.myblog.yahoo.com/huchingju99/article?mid=163&sc=1]http://tw.myblog.yahoo.com/huchingju99/article?mid=163&sc=1[/URL]



            [ 此贴最后由曾群策在2008-3-7 20:36:26编辑过 ]
            曾群(国)策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46
              • 经验10114
              • 文章260
              • 注册2007-10-05
              谢谢曾群策宗亲~~~~~~~~你辛苦了。可疑惑的是年代不同呀。我的家谱记载的第六十代是元末时代,而你说的清〈光绪〉年代。可它们必近相隔几百年呀!怎么说是那个时候才有——忠怒堂呢???
              现居贵州黔东南州。QQ32780484;邮箱32780484@qq.com。堂号———忠恕堂。寻找湖南永州祁阳县永隆乡塘头或育塘〈古地名〉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
                • 积分1155
                • 经验76423
                • 文章1256
                • 注册2007-12-16
                如水版主所解忠恕堂是所有曾氏子孙都可共用的堂号,但可能用此堂号的并不多,以上转帖仅供参考.但都是用忠恕堂为堂号是您寻根的参考线索.
                曾群(国)策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46
                  • 经验10114
                  • 文章260
                  • 注册2007-10-05
                  是的.因为我的家谱写的堂号是--忠[SIZE=7]怒[/SIZE]堂,所以我想从这里的堂号寻找根源.希望宗亲们帮帮忙.让我找到根源.........
                   
                   
                   
                   
                   
                   
                   
                  忠[SIZE=7]怒[/SIZE]堂  [EM04]
                  [ 此贴最后由曾祥正在2008-7-9 5:24:36编辑过 ]
                  现居贵州黔东南州。QQ32780484;邮箱32780484@qq.com。堂号———忠恕堂。寻找湖南永州祁阳县永隆乡塘头或育塘〈古地名〉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46
                    • 经验10114
                    • 文章260
                    • 注册2007-10-05
                    难道湖南祁阳的宗亲就没有——“忠恕堂”的堂号吗?
                    现居贵州黔东南州。QQ32780484;邮箱32780484@qq.com。堂号———忠恕堂。寻找湖南永州祁阳县永隆乡塘头或育塘〈古地名〉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11
                      • 经验3898
                      • 文章221
                      • 注册2008-06-10
                      湖南省祁阳县永隆乡育塘或塘头在现今文明铺镇段家亭村白甸周家组是有可能的,不过我家也是有个【马嘶坪】 Mǎsīpíng
                      传说旧时曾有武官在此跑马射箭,骏马嘶鸣不断,故名。村委会驻马嘶坪,辖支新、支上、老屋院、对门院、[FACE=黑体][SIZE=7]中恕塘[/SIZE][/FACE]、马斯坪、亮楼院、竹山院、黑槽门、长山、下托塘、上托塘、大会岭、马新14个村民组。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66公顷,296户,1114人。

                      [ 此贴最后由曾春元在2008-7-8 23:16:21编辑过 ]
                      祥字辈,湖南祁阳人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2
                        • 积分950
                        • 经验53731
                        • 文章1153
                        • 注册2005-05-05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友木[/U]发表的内容:[/B]

                        难道就没有谁的家谱有“忠[SIZE=7]怒[/SIZE]堂”吗?[/QUOTE]
                         
                        堂號按例置于宗祠神位頂上,甚少書寫於家譜上的。大凡曾氏家族人人都可以用上“忠[SIZE=7]恕[/SIZE]堂”、追遠堂、三省堂 等等。這是先祖遺訓格言。多多查閱四書五經吧!  
                         
                        [SIZE=7][/SIZE]
                        [SIZE=7]怒 & 恕 解法不一樣的。[EM04][/SIZE]
                        [SIZE=7][/SIZE]
                        [SIZE=7]恕不奉陪[/SIZE]
                        [SIZE=7]怒氣沖沖[/SIZE]
                        [SIZE=7]怨聲載道[EM05][/SIZE]
                        [SIZE=7][/SIZE]
                        [SIZE=7]料字寫成科?[EM06][/SIZE]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46
                          • 经验10114
                          • 文章260
                          • 注册2007-10-05
                          怒 & 恕 解法不一樣的。

                          恕不奉陪
                          怒氣沖沖
                          怨聲載道

                          料字寫成科?
                          谢谢祥正宗亲的指责,我今后改正。
                          现居贵州黔东南州。QQ32780484;邮箱32780484@qq.com。堂号———忠恕堂。寻找湖南永州祁阳县永隆乡塘头或育塘〈古地名〉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2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