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8
    • 经验377
    • 文章67
    • 注册2005-12-22
    [原创]四川资中曾令骐(曾训骐)注译老祖宗曾子《大学》(4)
    【原文[SIZE=3]5】[/SIZE]

    《诗》云:[SIZE=3][COLOR=#0000ff]“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SIZE][/COLOR]

     

    【注释】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SIZE=3],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SIZE]畿,音基。止[SIZE=3],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有所区别。在这里是居住的意思。[/SIZE]

    2.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引自《诗经[SIZE=3]·小雅·绵蛮》。意思是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SIZE]

    3.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4.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出自《论语·颜渊》。孔子说:[SIZE=3]“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SIZE]听讼,审案。

     

    【题解】

    此段一开始就引《诗经》中的诗句,说京都是民众所居之处,为什么?因为国君要使国家得到治理,必须施行仁政,使天下人自愿归附到京都之中;同时,有修养的君子,要为国家、百姓尽责,就应当从政施仁。鸟雀可以择枝而栖,树枝却不能择鸟雀。因此,是否有贤德之材前来归附,不是由国君选择,却只能由贤德之材自愿选择。在这一方面,国君所能做的,只有建立在自身修养基础之上的治政措施。

     

    接着,又引《诗经》中的诗句,说小鸟在选择停落之地的时候,会选择草木茂盛的高地。为什么这里说的是[SIZE=3]“小鸟”呢?人的才能与资质是不同的,因此,必然有栋梁之材,也有可以成为椽子、砖瓦的小材。材有大小,但是,都不可缺少。这里所说的小鸟,就好比是有某方面才能的人才。他们虽然可能达不到国家栋梁的要求,但是,也必然会选择更好、更适合的地方。地方执政者对百姓的这种选择,不能怨百姓,只能从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治政的措施上来反省。[/SIZE]

     

    最后,又引孔子的话,点明[SIZE=3]“鸟择良木而栖”,人也必然会选择合适的地方。所以,作为执政者,不能不注意自己的修养和治政的措施。如果能够做到使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知情达礼,哪位百姓会舍得离去?哪位百姓不愿意前来归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百姓呢?只有真诚地把自己的本性修养好,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拥戴。[/SIZE]

     

    所谓[SIZE=3]“仁、敬、孝、慈、信”,看起来是五个词语,但是,它们也只是从本心本性所生发出来的五个分支。假如不知本心本性,这五个分支便也必然出现病态。“君、臣、子、父、国人”看起来是不同的级别,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他们并非截然非开的,因此,一个人的一生中可能会有多次的角色变换,或者同时担任着几种角色;而且他们首先都是彼此相同的“人”,只是各自的责任与作用不同而已。如果不知道“仁、敬、孝、慈、信”的分别,不知道“君、臣、子、父、国人”的不同,我们就难以符合“礼”的原则;如果只知道它们的区别却不知道其根本,我们能说自己知道本性吗?能说自己知道怎么“做人”吗?[/SIZE]

     

    “听讼[SIZE=3]”是审案,已经有人来报案,意味着事情已经发生,危害已经造成。有人报案,官员当然需要审判,但是,在此情况下,即使审案审得非常公正清楚,有许多危害也已经无法挽回。因此,善于审案,不是治国的最好办法。善于治国的,必须尽力去减少案件的发生,使危害不会形成,或者把危害降低到最少、最小。治国的道理如此,家庭、团体的道理也是如此。先用礼乐使人际关系和谐,是最上策;防患于未然,是中策;事情发生已经再处理,则是下策。[/SIZE]

     

    孔子说:[SIZE=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当百姓知道敬畏天命的时候,百姓就不会胡作非为;当官员有道德修养而令百姓敬畏的时候,百姓不会再有意作 犯科;当人们知道敬畏圣人之言的时候,百姓才能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即使不[/SIZE]能成为君子,也必然是正义而且善良的人。所以,强调使百姓存有敬畏之心,才能叫做知道治国的根本所在。只有从根本上做起,才能达到减少甚至消灭诉讼的效果。

     

    【译文】

    《诗经》中说:[SIZE=3]“京都方圆有千里,此为民众所居处。”《诗经》中说:“微小黄雀停落处,选在茂盛山坡上。”孔子说:“在选择停落之处的时候,应当知道自己应该停落在何处。怎么能作为一个人却不如小鸟呢?”《诗经》中说:“端庄深邃周文王,始终光明谨慎行。”作为他人之君应当依仁而行,作为他人之臣应当立足于谨慎,作为他人子女应当立足于孝道,作为他人之父母应当立足于慈爱,跟国中的人相交往应当立足于诚信。孔子说:“审案子,我像别人一样。但是,一定要致力於使人们没有诉讼啊。”没有实情而虚辞矫饰的人,不能使他的虚伪荒诞言辞随意表达出来。强调使民众之心志存有敬畏,这叫做知道根本所在。[/SIZE]

    【原文[SIZE=3]6】[/SIZE]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

    1.忿懥  愤怒。懥,音智。

    2.好乐  喜好和乐趣。

    3.心不在焉  心不在自己应在的位置上。

     

    【题解】

    怎样才算是心能正呢?也就是使自己的心不会因为外在的任何影响而改变,这就是能够[SIZE=3]“止于至善”的意思。我们永远都是生活在一个充满名利欲望的社会中,充满情感诱惑的社会中,所以,我们常常不得不面对得失、损益。如果我们一旦失去什么或者担心失去什么,就怒不可遏、无所不作,也就表明我们的本心本性没有保持端正;如果我们一旦得到就乐不思蜀、忘乎所以,同样表明我们的本心本性没有保持端正。这样,当我们面对名利诱惑和生死威胁的时候,还能坚持原则、坚持道义吗?[/SIZE]

    什么叫做[SIZE=3]“心不在焉”?也就是不再保持住本心本性。此时此刻,当我们看到名利欲望的时候,当我们遇到生死威胁的时候,就忘记了道义;当我们听到喜欢听的恭维和赞誉的话语时候,当我们听到反对或咒骂的声音的时候,就忘记了自身的原则;当我们贪图享受的时候,当我们得不到我们所追求的享乐的时候,就忘记了礼义节制。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见利忘义甚至背信弃义的人,假如让这样的人做了官,也必然是营私舞弊、卑鄙龌龊的贪官![/SIZE]  

    【译文】

    所说的修身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自身愤怒而有所改变,就不能算自我端正;有所恐惧而有所改变,就不能算自我端正;有所爱好和乐趣而有所改变,就不能算自我端正;有忧患而有所改变,就不能算自我端正。心不能保持自己的本心本性,那么,好象看到了什么却像没有看到一样,好象听到了什么却像没有听到一样,吃了东西却不知道究竟什么味道。这就是修身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思的道理。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出版《周恩来诗歌赏析》,散文集《梦游历史》、《破碎的星空》,发表文章近800篇。《朱德诗词赏析》即将出版。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