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
    • 经验318
    • 文章12
    • 注册2009-01-17
    江西务义港曾氏古村访问记
    [COLOR=#000000][IMG]http://www.bywxw.net/attachment/201004/11/2748_1270952799veBD.jpg[/IMG][/COLOR]
    [COLOR=#000000][/COLOR]
    [SIZE=3][COLOR=#000000]说明:本文是我最近无意间造访江西务义港曾氏的一篇随记,供各曾氏宗亲一阅。[/SIZE][/COLOR]
    [SIZE=3][COLOR=#000000] [/SIZE][/COLOR]
    [SIZE=3][COLOR=#000000]  [/SIZE][COLOR=#000000]清明节这天的天气不错。我一早开车到了江西省鹰潭市一个叫冷水镇的地方,它离鹰潭市七十多公里,毗连福建光泽县,交通闭塞,颇有山高皇帝远之感。去冷水镇的愿望,已经在心头缠绕了十多年,每次都因友人的劝诫而作罢,因为山高路险。之所以想去,首先是想看看师兄的墓地,他因车祸去世已十余年,而出车祸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所在的冷水镇的山路过于险峻。此外,传说那是濒临福建的一处古镇,且有全国储量最大的银矿,我很想看看江西最偏远地方的小镇究竟是何种面貌。最终,我顺利到达了冷水镇,对于山路的艰险程度也有了亲身的体验,总的来说还不是太可怕。倒是一路上的春色让我陶醉不已。这样一个山清水秀、与世隔绝的地方,很容易让人涌起出尘入世的念头。只是,冷水镇已经没有多少古镇的痕迹,镇区很新,老房子基本消失了,除非再往山的深处钻,才可以看到不多的木头结构的民居。也未能寻访到师兄的墓地,他和他母亲同时遇难后,老父和弟弟已经搬离了那个伤心地,十多年之后,已经物是人非。略感失落之余,索性放弃了去银矿看看的念头,在镇上吃了极富山区特色的便餐后,即往回赶。[/COLOR][/COLOR]
    [COLOR=#000000][SIZE=3]   事后想来,此行注定不是一次失望之旅。返回途中,再次经过了另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之前在去的途中,我跟儿子说好先不停顿,等返回时再看看。这个叫耳口的小镇与冷水镇相距十多公里,东西两侧都是高山耸立,镇区就在马路两旁,清澈的芦溪河从冷水镇一路蜿蜒而下,从镇边穿过。拐进镇子,穿过小街向东,就是大山。信马由缰般开出小镇,才花了两分钟时间。简易马路越来越窄,街面楼房迅速消失,前面很快出现了一个主要是砖瓦结构房屋的山村,颇有古意,不由大喜。[/COLOR][/SIZE]
    [COLOR=#000000][SIZE=3]   随后就是大惊,因为村口竖着一块石碑,上书:江西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这个头衔的来头不小!我起初是有些疑惑的。直到回城后在百度上一查,才知道这个山村是跟婺源江湾古建筑群一起被授牌的,婺源已经有中国最美乡村之誉,名声在外。而这个保存基本完好的清时古村落,依旧远在深山无人识。山村建在半山腰上,顺着山势蜿蜒约一公里,高低错落,基本都是老建筑。村口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曾在公祠,大门极富古意,可惜门上有锁,无法入内细看。大门两侧有联:沂水长萦霜露感,春风遍拂藻萍香。这“沂水”二字让我留了心。原来,这是一处曾姓聚居的村庄,过去叫“乌泥港”村,后改名“务义港”(遵先祖“务多行义”之嘱),建于乾隆始建于清乾隆三十至五十年间(公元1765-1785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整个建筑布局呈“品”字形,分为“曾氏公祠”、“鱼塘花园”、“经学书院”、“住宅”四大部分,占地总面积达6.4万平方米,当年有84户,428人。[/COLOR][/SIZE][COLOR=#000000][SIZE=3]
        经查本地文史资料,称此曾氏发脉于原山东省济南府嘉祥县南四十里南武山西元寨,在战国时南迁到湖南湘乡,再迁到江西省吉阳(现吉安),后由曾姓三兄弟,曾柏仕、曾云仕、曾在仕及父曾先公,迁来现贵溪市耳口乡耳口村曾家。南武山西元寨曾氏通称武城曾氏,也称宗圣。湘军首领曾国藩也正是宗圣一脉,这般巧遇,未免让我感到十分惊异。但疑惑的是,“战国时期南迁湖南湘乡”之说有何依据?湘乡是于后汉时期才设县的,战国时期应当还没有湘乡这个地名,此宗圣一脉何以南迁至当时的蛮夷之地?很令人生疑。回沪后查阅相关资料,才理清了宗圣与江西曾氏、湘乡曾氏的渊源关系。显然,上述地方史的表述存在硬伤。中国的曾氏,均遵春秋时期的曾参为他们的第一代始祖,而曾参的祖先,湘乡大界曾氏的四修、五修族谱,均上溯到了黄帝。黄帝是我国传说中的原始氏族领袖,根据曾氏族谱上推,他们便是黄帝的直系子孙。据载,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的次子名昌意。昌意生高阳,高阳生鲧,鲧生禹。禹生帝启,启生帝太康,太康之弟中康生帝相,相生帝少康。少康崩,长子予立。次子曲烈,则封于鄫,遂以鄫地为氏。《春秋·襄公六年》:“莒人灭鄫”。其后,昭公四年九月,鲁国取鄫地。《左传》载:莒乱,著丘公立而不抚鄫,鄫叛而来,故曰取。凡克邑,不用师徒曰取。”据《世本》载,鄫亡后,鄫世子巫奔鲁。他感叹说:“国既灭矣,邑亦宜除。”从此便去邑(阝)而改以“曾”为氏。巫生夭,为鲁季氏家臣。夭生阜,为鲁叔孙家臣。阜生点。曾点就是与子路、冉有、公西华一起侍孔子坐的曾皙。曾点生于公元前545年,少孔子六岁,鲁南武城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字晳”。因其是孔门高弟,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赠宿伯,宋真宗祥符二年(1009年)被赠莱芜候。明正统初,加封公爵,升配启圣王殿,寻诏尊为先贤曾氏。曾点的儿子曾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少孔子四十六岁。公元前436年去世,葬于山东省嘉祥县南四十里南武山西南之元寨山东麓。唐追赠他为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宋封他为瑕邱候,后改为武城候,元封为郕国宗圣公。今嘉祥县有宗圣庙与其父莱芜侯曾点庙,同治五年六月初八日(1866年7月19日),曾国藩曾至此拜谒。《曾国藩日记》中册第573页上有详细记载。曾参长子名元,次子名申,再次名华,都以经术著称于鲁。汉元始五年,王莽毒杀汉平帝,曾氏第十五派孙、关内侯曾据因“耻事新莽”,于五十三岁时“掣族渡江”,南迁至庐陵州吉阳乡(今江西吉安),成为曾氏南迁始祖。传至第二十九派孙曾兴,曾氏已经成为江西大姓。曾兴的后代,至第四十二派的曾孟鲁,于宋雍熙年间(984-987年)迁至湖南茶陵西阳乡,他是曾氏迁湖广的鼻祖。第四十五派曾霸于南宋时由茶陵迁至衡州府唐福乡(今衡阳县盐田乡),至第五十八派曾友远迁湖南祁阳,弟曾友近则于洪武年迁衡阳庙山。曾友近五传至第六十二派曾孟学,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由衡阳大花堰迁衡山白果,后有于康熙年间再迁至湘乡大界,他是湘乡曾氏的鼻祖,传至曾国藩,是第七十派。湘乡大界曾氏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第一次修族谱,开始用康熙帝所赐曾氏从第六十三派其的三句话名派。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宣宗续赠二句,这五句二十五个字,遂成为全国曾氏统一的派名。[B]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照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B]曾国藩为传字派,派名传豫,但不为常人所注意。[/COLOR][/SIZE][ALIGN=left][COLOR=#000000][SIZE=3]很显然,这江西贵溪务义村曾氏,是直接从吉安迁移而来,并非曾迁自湘乡,也不是村里一老人所言迁自福建。曾在公祠的那副对联中的“沂水”二字,实际上就是点名了氏族的渊源,撰者之用心良深。[/COLOR][/SIZE][/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SIZE=3]整个村落的建筑群由于建筑前的慎密规划,形成既有幽雅高楼台阁,也有王府式的递进大厅,还有两厅并列的宽敞平房,形式上求同一,存别异。在建造技术上,主要特色是:四周超脊,各栋房屋相连不相通,但广开小门自由来往,这对防止火灾蔓延大有好处。古宅曾发生几起火灾,都只能烧毁着火部位,不能对其他房屋造成危害。建筑风格给人以美感,形成偏东南方向梯形递进式布局,既便于屋内采光,同时又在民族传统说法上顺应“紫气东来”。 住宅是建筑群的主体,鼎盛时期发展到68栋,712间,占地面积43816平方米。住宅依山而建,层叠而上,共分为4排,外部依山势围以围墙,给人以一整体山庄观感。建筑群大门坐北朝南,门前大路以花岗石板砌成台阶,顺山庄外横向而上,顺应民俗传统所说的“迎日而上”。 各住宅小院建有大小多个天井,屋面雨水汇聚于此,通过暗沟排出屋外,暗喻“肥水不流外人田”。[/COLOR][/SIZE][/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SIZE=3]各住宅院前空场深五六米。住宅格式上一般为六榀三进两舍、七榀三进两舍。各住宅小院四周青砖墙到顶,用于相隔、防火,砖墙角体上均砌以花岗石预防碰损。住宅前大厅两旁为卧室,天井相连;天井后为中厅,中厅后亦有两个小天井分列两旁;中厅、后厅两旁均为卧室。天井旁亦有过道连厨房、牛舍。[/COLOR][/SIZE][/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SIZE=3] 房间前窗略大,窗户设施分为内、中、外三层,外层以细篾编成花格网状,罩在窗外,用以拒挡蚊蝇,中层为组成福、禄、寿、禧花纹窗棂,内层为活页薄窗板。屋顶内钉以木板望板,以防雨雪,厅房地面有以花岗石板铺成的地板,石板雕以花饰,亦有以石灰、黄泥、咸盐、桐油、米浆多种材料铺成的泥地板。在建筑技艺上,讲究工艺雕刻,室内梁柱多饰以图案、花纹,各住宅小院门上均建设门楼。门楼材料为木质和砖石两种,做工雕凿讲究,名称为九层十三顶。住宅内部布局也颇为合理,杂房与正房隔离,偏门进出,易于保持清洁卫生。庭前建有花坛,庭后种植松柏和其他花果树木,美化和绿化了环境。由于建筑结构严谨,古宅虽屡经风雨沧桑,但从未出现过自然倒塌现象。[/COLOR][/SIZE][/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SIZE=3]据该村人回忆,太平天国石达开进军福建省时,路过曾家,因此曾家与曾国藩同宗,因而攻打曾家,曾家强烈抵抗。石达开盛怒之下,命士兵放火烧房,但只烧毁了着火部位,对其他房屋没有造成危害,火烧遗迹尚在。[/COLOR][/SIZE][/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SIZE=3]就我所知,1858年2月,石达开率其部自抚州、进贤、东乡东进,经贵溪、鹰潭向赣北推进。湘军将领李元度,西安将军福兴在贵溪、弋阳等处,不敢膺其兵锋,退守铅山。故村人的回忆有所谬误,但太平军曾途经此间或是可信的,因为这里距江西抚州地区的资溪、金溪县都很近。曾国藩于咸丰八年(1858年)复出,受命前往浙江围剿石达开。从湖南湘乡启程东进,径抵铅山,但石达开部已经虚晃一枪,转向闽浙之境。曾国藩遂于当年八月初四(9月10)抵达江西贵溪县。随后于九月初四(10月10)在前往建昌府(今抚州)、金溪县时(以剿福建)时途经上清宫,该日在上清镇驻扎,与王錱之兄王人树等游览过天师府,并在其日记中有详细记载(曾国藩日记上册第297页)。上清镇便是前往曾氏古村的必经之地,二地相距约二十公里,估计往昔只有山道,信息闭塞,曾国藩不会想见在那山旮旯里居然有自己的一脉近亲。而以他的性格而言,是断然不会轻易错过这样的走访机会的。早年进仕后曾遍访省内各支曾氏宗族,[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SIZE]同治五年七月时趁在山东查巡河防围剿捻军时拜谒宗圣庙就是例子。[/FACE][/ALIGN]
    [COLOR=#000000][SIZE=3]  在一户人家的门口,我见到了两对石墩,大小、高度、形状均一致,看来象是旗杆的底座。类似的石墩我在其他地方也见过,初看并不出奇。细看才发现了名堂,因为分别刻有文字。仔细一看,一对石墩上刻的是“道光乙酉科拔贡曾效南”,另一对刻的是“  进士,曾孙庆”。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等。[/COLOR][/SIZE][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92785.htm][COLOR=#000000][SIZE=3]贡士[/COLOR][/SIZE][/URL][COLOR=#000000][SIZE=3]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COLOR][/SIZE][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57683.htm][COLOR=#000000][SIZE=3]进士及第[/COLOR][/SIZE][/URL][COLOR=#000000][SIZE=3];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COLOR][/SIZE][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8305.htm][COLOR=#000000][SIZE=3]同进士[/COLOR][/SIZE][/URL][COLOR=#000000][SIZE=3]出身。当地史志中有曾效南的些许资料。称道光己酉(1849年)的拔贡曾效南,生性豪爽,仗义疏财。咸丰年间,太平军犯境,与同乡人姚步瀛组织团练,保卫桑梓。后因景德镇告急,受命率领水师营星夜驰援,冒犯风涛,因劳致疾以卒。江西巡抚沈葆桢一向器重曾效南,得知他的死讯,深惜其才之不尽所用,乃作联挽之:数年来纾难毁家,斯人竟尔长辞,天道无知空叹逝;我查《江西通志》(光绪版)及《江表忠略》等旧籍,均不见关于曾效南的记载。只能妄猜,他仅为沈葆桢(林则徐女婿)之下属地方官员,非隶属湘军序列,且曾国藩与沈葆桢曾经为筹饷之事翻脸,故在湘军史事中,尚未见到曾效南的事略。曾孙庆是光绪朝进士,但没有更多资料可寻。有趣的是,这样的石墩其实有五对,它们不是个人用来光大门第的,而是集中放在曾在公祠,用以作为光耀氏族的大旗而已,在那个时代,读而优则仕,于个人、于氏族,都是莫大的荣光了。而这两对缘何放在私人之家门口?我未能找到村人求证。尽管他俩隔了咸丰、同治两朝,或许仍可能是近亲。此外据称还有曾广勋(保定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宪尧(国[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SIZE]民[FACE=Times New Roman] [/FACE]党中将,现在台[FACE=Times New Roman] [/FACE]湾)、 曾泽枪(黄埔二期学生)、 曾昭宗(黄埔十六期学生)等人。但我没能在黄埔二期学员名单上查得曾泽枪之名,此种地方史志,存疑甚重。[/FACE][ALIGN=left][COLOR=#000000][SIZE=3]这个阳光温暖的午后,只有我一家仨是游客,本地的村人也很少出没。妻不胜劳累,在车里小寐。我带着儿子穿行于各家各户。除了赞叹还是赞叹,因为实在难以见到如此原生态的古建筑群落。尽管难免破败,但依然可以体会到它们当年的气派。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家家门户大开,不管有人无人,均是如此。我每每轻手轻脚地走近每一户人家,遥想着在这些充满巧思的居所里生活的前人,即便是寻找拍摄的角度,也不贸然走入,生怕惊扰了这难得的古意和先人的身影。我甚至还爬上村前的大山以拍摄古村的全景,也许只顾了看老房子,竟未能留意当地的山势。后来才知道,村子所据之山也大有讲究,竟是一福地,并成就了曾氏家族在此兴旺繁衍。[/COLOR][/SIZE][/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SIZE=3]跟大多数被搬空的古建筑相比,这些200年的古建筑显然是活的,依旧真实地生活在这个偏远的山村。我想,我们该庆幸这闭塞的环境,是崇山峻岭的形成的天然屏障护佑了曾氏古村,也阻止了现代文明的侵扰,尽管对这里的居民来说,这样的论断或许并不公平。也因此,我内心充满着感恩。因为这里与我千里之外的家乡有千丝万缕般的渊源,也因为我有幸在春日的午后邂逅了它们。[/COLOR][/SIZE][/ALIGN]
    [COLOR=#000000][SIZE=3] [/COLOR][/SIZE][ALIGN=left][/ALIGN]
     [COLOR=#000000] [/COLOR]
    [ 此帖最后由曾广溯在2010-4-14 20:20:01从 曾氏部落 转移过来 ]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79德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7
      • 财富5
      • 积分5563
      • 经验52204
      • 文章6754
      • 注册2006-06-19
      楼主做了不少调查工作,辛苦了
      湖南涟源,湘中皇管族曾氏。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804
        • 经验234837
        • 文章1116
        • 注册2008-05-03
        好地方,羡慕楼主。我要有机会去看看就好了。
        祖籍宁乡迁铜官,长沙荷桥房,昭字辈,34珪40崇德50沅老51晞颜56芝59朝琛(迁荷桥始祖)60盟鍈69毓焌(迁安乡祖)72广财73我。QQ:314446995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
          • 经验318
          • 文章12
          • 注册2009-01-17
          我注意到本网似无此支曾氏的相关信息,由于时间有限,也未及在那找人查询此支迁贵溪曾氏属于第几派,待今后再有相关信息时再告了。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9
            • 财富1
            • 积分2206
            • 经验85032
            • 文章2399
            • 注册2006-09-30
            谢谢楼主[em27]
            天下曾氏是一家  我爱我家       曾氏第二发祥地江西省乐安县望仙里  七十四派 宪字辈  QQ:499818403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21
              • 经验8551
              • 文章240
              • 注册2009-08-31
              谢谢-----------------继续发扬-------------[em13]
              50派沅老。51派睎颜。52派巽申。53派如瑶。54派曾潼。55派子集。56派曾芬。57派万馆。58派明处。59派海宽。60派曾瑜。61派士彦。62派千桂。63派文林。
                    [GLOW=1,RED,2]
                 [B] [URL=http://blog.sina.com.cn/u/1577601344]75派.曾庆强[/URL][B][/GLOW]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29
                • 经验23790
                • 文章207
                • 注册2007-06-28
                李先生;很多谢你对我曾氏家族文化的关心。发现我们曾氏村落,并作详细报道。看来你的写作水平很好,对古建筑很有了解。
                但在文中提到(泽。昭。二字不是曾家字派)一点,就错了。我们曾氏派语中是有(昭)字派的,就是你提到的(昭宪庆繁祥)。请更正。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0
                  • 财富2
                  • 积分6594
                  • 经验449007
                  • 文章6746
                  • 注册2009-01-29
                  江西务义港曾氏古村访问记....
                  谢谢楼主.辛苦了,.......
                  曾广森、字石根(1970-2022年),江西铜鼓永宁镇西湖村人,原江西省铜鼓县曾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广森公一生热心家族事务,2009年1月加入曾氏宗亲网,后出任区版主。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70
                  • 经验70277
                  • 文章444
                  • 注册2009-01-29
                  楼主的随记写得很好!感谢你对我们曾氏的关注!有没有可能此地在以前归古徽州呢!
                  按宗圣公排我是73派  家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工作在东莞石排  从事装饰工程多年  自营<<吉祥装修工程公司>>  请各位宗亲多关照!
                  愿我们曾氏家族 繁荣昌盛!       愿我们曾氏家庭 吉祥如意!
                  愿我们曾氏族人 事业有成!
                  我的QQ:47595491   微信号:13416933079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3
                    • 积分3182
                    • 经验118233
                    • 文章3294
                    • 注册2009-08-16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泽安乡[/U]发表的内容:[/B]

                    好地方,羡慕楼主。我要有机会去看看就好了。[/QUOTE]
                     
                    泽,昭是晋江派的字辈,也许村里老人的传说也有些来历。
                       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曾氏委员会委员、曾公亮、曾从龙学术研究会、龙山族谱研究员。

                       龙山派三十九世、公亮公三十传裔孙、内坑二十六世、南溪房十八世裔孙。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048
                      • 经验77770
                      • 文章2052
                      • 注册2009-01-23


                      楼主辛苦了,感谢你对曾氏古村落的关注并传上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QQ:1710909686 其中1个电话号码 17093606054 自称李明老师 骗了我的钱,然后拉黑了我。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
                        • 经验318
                        • 文章12
                        • 注册2009-01-1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基[/U]发表的内容:[/B]

                        李先生;很多谢你对我曾氏家族文化的关心。发现我们曾氏村落,并作详细报道。看来你的写作水平很好,对古建筑很有了解。
                        但在文中提到(泽。昭。二字不是曾家字派)一点,就错了。我们曾氏派语中是有(昭)字派的...[/QUOTE]
                         
                        多谢您指教!我当时查对了一下,没想到“照”通“昭”,此外泽字在派语中未见,故现已作修正。
                         
                        研究湘军史是我一点业余爱好,故此次偶遇曾氏古村,对我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