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3
  • 积分1008
  • 经验98216
  • 文章1093
  • 注册2012-06-16
《 孔子故事 系列》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白话易解】: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从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称乡里。    一天,曾参与父亲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劳作,曾参稍不留神,斩断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爱惜物力,做事不谨慎,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的背部打去。    曾参见父亲因自己做错事而生气,心里很惭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罚,可身体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参刚睁开眼睛,就想到了父亲。为让父亲安心,他欢欢喜喜地爬了起来,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亲面前行礼,向父亲问道:“父亲大人,刚才孩儿犯了大错,使得父亲费了很大的力气来教育我,不知您的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    问候完父亲,父亲见曾参似乎没有什么大碍,稍放了心,曾参于是退回了房间,拿出琴开始高声弹唱起来,他希望欢快的音乐与歌声能传到父亲的耳中,让父亲更加确认自己的身体无恙,可以安心。    听到的人都很敬佩曾参对父亲的孝顺,可当孔子听说了此事后,反而不高兴,对门下的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    弟子们有些奇怪。曾参知道后,内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师如此生气,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细检点反省,却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于是,就请了其他同学去向老师请教。    孔夫子此时便向前来请教的弟子说道:“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从前,有一位瞽瞍,他有一个孩子名叫舜。舜在侍奉他父亲的时候非常尽心,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都能及时地侍奉在侧;但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当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时,就应该先避开。这样,瞽瞍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舜也极尽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你难道不是天子的子民吗?杀了天子子民的人,他的罪该又怎么样呢?”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开导后恍然大悟,当曾参听到了夫子这些话后,也一下子醒悟过来,感叹地说:“我犯的错,真是太大了啊!”于是就很诚恳地去向孔夫子拜谢并悔过。      《曾子受杖》读后感    《弟子规》说:“父母责,须顺承。”父亲责打,看来应该承受;父亲内心对孩子的爱是非常深的,可是如果一时气恼下手重了,就很可能伤了孩子的身体,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弟子规》又说:“身有伤,贻亲忧。”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才算是尽到了孝道?原来,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和弟子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曾子与父亲锄地,不小心锄断了苗,父亲生气用大棒子打他,做儿子的安然承受,也是出于一片孝心,哪知被打得昏死过去。可是曾子苏醒来的第一件事情是慰问父亲,然后唱歌,借以告诉父母自己身体没事,为的是让父母安心。    老师每天教导弟子们要如何提升道德学问,君子百行以孝为先,作为学生的曾子听从老师的教诲“父母责,须顺承”。不要说责骂了,就是被大杖责打都安然承受,如此依教奉行,应该是让老师满意的学生了吧?可是当曾子去向老师请安、汇报情况时,老师居然连门都没有让他进。    原来真正的孝道,不只是表面的“顺”,更主要的是要善于体察父母的心,能够不使父母的德行受损。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的“孝顺”的含义,是顺父母的性德。而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就要婉言相劝,正如《弟子规》中所教诲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如果父母正在气头上,就要见机行事,顺势而为;如果事关重大那就“号泣随,挞无怨”。    唐太宗李世民一次出征前,就预知必败无疑,而且向父亲李渊进谏,父亲不听,执意出兵,再要进言父亲动怒,还可能被杀头。他们是两军交战,必有死伤,事情迫在眉睫,怎么办?决不能置将士们的生命于不顾。于是,第二天早上,在出征前,唐太宗在父亲的帐前跪着大哭不止,整装待发的李渊一下子被触动了,冷静思索后没有出兵,后来证明唐太宗的劝谏是正确的。    试想,唐太宗随顺了父亲会怎样?表面上是孝顺,但结果会是伤亡惨重,影响士气,甚至影响安邦定国的大业,让父亲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哪里还有孝道可言呢?可见,孝道不是盲目的随顺,而是需要智慧的。    夫子至圣,与天地合其德,删述六经,这些人生智慧自然通达,但他对学生的教育,还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更注重实际生活的具体表现。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放在为师者的心上,要把所学落在实处,所谓“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而圣人处理事情遵循的原则是:“不论一身,而论天下;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现行,而论流弊。”如果孔老夫子赞叹曾子的话,以后孔门之中可能会发生什么?当时的人会学到什么?说不定日后真有任凭父母一时气愤,责打自己而丧了性命的事情发生,而使自己的父亲在余生中承受无尽的丧子之痛,还要背负不仁不义的恶名,何孝之有?    文字写到这里,脑际中出现几个熟悉的镜头。    想起小时候,惹母亲生气,母亲怒而作势要打,然后我拔腿就跑,母亲在后面,声音很高地追着训斥……可是很奇怪,母亲追上的时候却很少。而哥哥和妹妹气了妈妈的时候,妈妈的手都落到他们身上好几下了,他们还在那里不动,害得妈妈越打越生气,又多打几下。母亲常常说哥哥和妹妹很傻,脾气倔。所以我这个一见情势不妙就“逃命”的孩子,还比较受母亲喜爱。母亲常常笑着说:“哎,这孩子的脑子灵光,腿脚也快,一般打不到她,不像别的孩子打了都跑不动。”    小时候不懂,也不会想的那么多,总以为是自己跑得快,也因此暗自窃喜过,还因为觉得自己的腿脚快,自信地多参加了几场运动会。    几十年后,自己做了母亲,才明白哪里是跑得快打不到,分明是母亲不舍得呀!当五岁的女儿淘气,自己忍不住想要打女儿,巴掌举起来,心里又不想打下去的时候,口里高声喊着“我今天非打你不行!”行动上却故意慢上半拍,然后女儿趁机溜出门,到小伙伴家去了,自己就假装追不上的样子,又去干别的了。这个时候,就彻底理解了几十年前,母亲对我的那个心境,天下父母的心啊。    然后自己还常常觉得这个样子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下次孩子会不会还犯错呀,要吓唬她一下。就等事情过了,很认真地对孩子讲:“刚才妈妈没你跑得快,没有追上你,下次要是被妈妈抓住,一定会打你屁股!”然后看着女儿怕怕的样子,觉得她可能以后不会犯了,才放得下心来。母亲如何忍心真打自己的孩子,巴不得有个借口不打;真的打了,也是巴掌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万不得已才落到儿女的身上。    “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犯了错,为人父母的怎能不管呢?所以一代又一代,母亲们演着同样的戏。    父母对孩子的心千古同理,曾子父亲作为孔夫子的门生,他决不会为发泄情绪重责儿子,而是想的如何教诲孩子,记得爱惜物力,提升自己的德行。因为圣贤人历来把“爱惜物力”当作是重要的德行。    孔老夫子,作为一代圣人,一生致力于教学,他的学生遍天下,所谓“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他十五岁志于学,早已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夫子怎么能够不理解天下父母的存心呢?所以才会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圣贤人是演给我们看的啊。    这个故事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一点,假如曾子不是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夫子会不会那样对待他?犯了错误,有自己反思的机会,以后会更加警醒。如果换成别的人,夫子会如何?如果是直率的弟子,夫子就会直接跟他讲,就不会绕这个弯了,如果绕弯的话,很可能达不到这个效果。但是曾子就不同了,作为孔门弟子,以孝著称,后世尊为“宗圣”,反省能力非常强,甚至达到每日“三省”其身的境界。夫子知道如果不让曾子进门,他一定会提起观照,反求诸己,认真查找自己有不足,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学习圣贤经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活学活用,这个“活”,是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还要想的深远。当然这是需要长期学习和生活的积累才可以达到。    一个故事,流传了几千年,大家可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不能不由衷地钦佩夫子的教育智慧。夫子“因材施教”,倡导终生的“仁”教育,是以孝道为根本的,所以学生有了过失,正是教育弟子们的好时机。    这是别开生面的一课,一定会让曾子及弟子们印象深刻。通过这个故事,使门下弟子和几千年后的我们懂得,孝养父母不仅仅是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全父母之德。    附:    宗圣至孝    曾子名叫曾参,鲁国人,和父亲曾皙一起,同为孔门弟子,他虽然天资鲁钝,但事亲至孝,日三省其身,悟一贯之道,被后世尊称为宗圣。    曾子十几岁就跟着孔老夫子学习,比孔老夫子小几十岁,嫡传孔门心法,孔老夫子的孙子,名叫子思,是曾子的弟子。    撰著《大学》和《孝经》,曾子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最大的一个德行是孝,中国二十四孝里第一个被称为大孝的是舜王,而接下来就是曾子。    曾子临终前,召集门人弟子说了下面一段话:“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曾子在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嘱咐弟子们抬起他的脚和手来看,表示他的身体未尝毁伤,就像《诗经》里说的“战战兢兢”,像前面有深渊和薄冰一样的小心谨慎,说明他平时是那样小心地保护身体,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最后这句“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是说曾子力行孝道,平素功夫就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时疏忽,直到面临身死,才敢说一个“免”字。免就是终生没有损伤孝道,这是曾子对弟子最切实的身教。    《弟子规》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圣贤人临终一念想的都不是自己,而是老师的教诲和对父母的孝道,真是做到了“大孝终身慕父母。”曾子之德、之孝,可见一斑,他用一生的行谊成就了一代宗圣的美名,所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宗圣曾子的孝道,真是做到了极致。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6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