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93
    • 经验3350
    • 文章146
    • 注册2005-12-13
    [分享])曾国藩:天地踽行
    [TABLE][TR][TD] [/TD][/TR][TR][TD][/TD][TD][TR][TD]题记: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务耕耘。


        1872年3月,曾国藩病逝南京寓中,终年62岁。
    
       两年前,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就是在1870年6月(清同治九年),天津的法国教堂育婴堂接连死亡婴孩三、四十个,同时附近又不断发生幼孩被拐事件,拐犯供称“系天主堂主使”。一桩必然发生的偶然事件,触怒了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的天津百姓。他们将法领事殴毙,随后付之一炬了法领事署、教堂、育婴堂,死伤法传教土、修女、教民数十人,又误杀俄商三人,殃及英美讲堂各一所。百姓把满腔愤怒随着烈火弥漫天际,愈演愈烈。法英俄等驻华公使联合抗议,并以军事威胁,清庭朝野震惊,派曾国藩往天津查办。事涉教堂,势难穷追到底;而民情汹汹,又势难置之不问。已是直隶总督的曾国藩深知此事左右为难,可又不得不奉旨行事。职责所在,无法推卸,只好写下遗嘱,带病应命。保定到天津,咫尺之遥,他却走得终生难忘。审判的结果不言而明,清政府软弱无能,忍辱退让,只有曲从洋人之请。天津,成了曾国藩人生的滑铁卢。后来他自己也承认:“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为一生憾事。”结果,广大人民群众把一顶帽子扣在他的头顶:卖国贼。从此以后,他心绪悒悒,惶惶度日,在卖国贼的名分下忧郁地走完了生命的旅程。
    
    中国知识分子,其实最富忧患意识和报国情怀。曾氏一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曾国藩早年科第、壮年疆场、中年洋务、晚年封疆,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用并不超绝的资质,以孔孟程朱的儒家学说积极入世;以申韩法家学说从严治世;以黄老之学淡然处世。修身立德,铸造精神,竟能办成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
    
    在曾去世后直到今天,人们都还对他争论不休。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活得可恶,死有余辜。也有人称之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说“五百年来,以儒生而立功、德、言垂三不朽者,王守仁一人、曾国藩一人而已”。当然,没有那句话能定论曾国藩,因为毁和誉之间还存在着难解的纠葛。对于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的历史人物来说,也许只有时间才是最冷静的裁判。
    
    所以,他无法成为贡献于历史进程的“英雄”,但作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公忠诚朴,学问道德皆足为后世楷模的光辉是抹杀不去的。翻开《曾国藩家书》,翻开《冰鉴》,翻开属于国藩内心的那一页,令人为之震惊。历览前贤,有秦皇汉武的风骚,有唐宗宋祖的文采,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弯弓和大雕。可又有谁,能像内圣外王的曾国藩一样,有着满腔慈和与忍让,更有一份曹植的“烈士多悲心”。当官则清正无私,为将又机智沉稳,为父为兄更是严于律亲。一腔谦和内敛把文人的狂傲之气压得严严实实。他曾有一联自修自惕的箴言,联云: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务耕耘。
    
    由此可知他那种希圣希贤之心和那“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怀抱。他的“处世不败”与“成大事之道”,为近百年来包括梁启超、毛泽东、蒋介石在内的诸多政要人所钦服。
    
    他壮志难酬,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成了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如果换一个清明的历史舞台,他未必就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尴尬人物。
    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衰败、腐朽、沉闷、窒息。从由乾嘉盛世一统到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满清先失去了帝国的辉煌,又迷失了信仰的强势。而面对落后的现实,不求解制度的跟进,而归咎于农民的起义。于是一方面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落后,另一方面又不能以恰当的方式对待这种落后。
    
    作为满清大臣,深受封建忠君卫道思想熏陶的人,必将感念皇恩,甘为朝廷尽心尽力,死心塌地为挽救清王朝而战。曾国藩呕心沥血建立湘军,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不惜身家性命,为清王朝百战沙场,九死一生。安庆城破,大辟三日;天京陷落,大辟十日……用立下的赫赫战功,用千万人民的血泊,为冒着被后人所诟病的命运,来挽救已处于“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朝庭。可是,对其忠心耿耿的清王朝,却对他充满了狐疑和责难。满蒙皇亲的排汉势力,在他身边线人密布,暗哨林立。即使在战绩辉煌时,粮草、军晌、辎重、奖赏,仍事事时时牵制他。
    
    在一个行政无能、吏治腐败、危机四伏的时代,面对着不法治、不民主、不人性的政治舞台,他只有挣扎。挣扎在官民之间,文武之间,生死之间,君子与小人之间,佛道与鬼魅之间。与太平军作战而败时,唯有跳江求死来向朝廷表示忠心,哪怕损兵折将甚至牺牲了亲人也再所不惜。他咬牙立志,声声见泣见恨。他耐劳忍气,掉牙和血吞。
    
    无可奈何花落去。历史是一位不知怠倦的行者,总是毫不踟蹰地前行。一切的腐朽和不合适宜,必被时代的车轮碾碎,化为岁月烟云。而曾国藩自己,跳不出他所处的时空,更化解不了内心的束缚。中国的封建制度维持了二千多年,因之中国的文化实在太古老了,需要吸收一些新的更充实更丰富的营养。可此时的曾国藩,像是一具爬行在封建文化悬梯上的疲惫不堪的骷髅,奋力而徒劳地踽踽独行。
    
    我想,在他的弥留之际,肯定心有不甘,死不瞑目。不是因为“卖国贼”的骂名所带来的侮辱,也不是因为人死灯灭后不能够再谆谆教诲子孙,而是一个历尽风浪世故老人,站在人生津度口上,凭着经验和智慧,却看不到自己不弃不舍的理想会有怎样的出路。曾国藩的悲哀,正在于身为清代“中兴名臣”、“一代儒宗”的他,其实远远不能左右大清朝衰败的命运。他的梦想,受制于晚清动荡的困境;他的困境,是晚清命运的缩影。也许,只有他的一句诗,方可写尽生平心境: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扬可
          二零零六年春


    [/TD][/TR][/TABLE][/TD][/TR][TR][TD][/TD][TD]帖子相关图片:
    [IMGA]http://image2.sina.com.cn/jc/2004-10-25/U28P27T1D237394F3DT20041025172533.jpg[/IMGA][/TD][/TR]
    [ 此帖最后由曾庆轮在2009-7-27 21:14:19从 曾氏名人·曾氏杰出人物 转移过来 ]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79德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7
      • 财富5
      • 积分5563
      • 经验52204
      • 文章6754
      • 注册2006-06-19
      哎!死的早了点!
      湖南涟源,湘中皇管族曾氏。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