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8
    • 积分389
    • 经验25885
    • 文章357
    • 注册2012-09-12
    文正公的“遗憾”
    [P]     清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给儿子纪泽纪鸿的家书中写道:“此次若遂不测,毫无牵恋。自念贫窭无知,官至一品,寿愈五十,薄有浮名,兼秉兵权,忝窃万分,夫复何憾。惟古文与诗,二者用力颇深,探索颇苦,而未能介然用之,独辟康庒。古文尤确有依据,若遽先朝露,则寸心所得,遂成广陵之散。作字用功最浅,而近年亦略有入处。三者一无所成,不无耿耿。”从此家书中可以看出,文正公对自己仕宦权位已覚满足,即便战死沙场,亦亳无遗憾。但他覚得此生仍有不满意者,即古文、诗与书法三者一无所成,不无耿耿。早在二十年前,文正公已是皇家的文学侍从,他在诗文上已进入到相当高境界。倘若不是战争扭转他的人生轨迹,他定然会有更多空余的时间和闲适的心境与书卷笔黑打交道,应该在诗文创作方面会取得更大的艺朮成。文正公在战局危困、生死难测的情况下对洔、文、字“不无耿耿”的遗憾,其实是对学问的遗憾,更确切地说乃是一种文人的遗憾。[/P][P]     中国的知识分子有很重的文人情结,不管事功上多么辉煌,若著书立说上没有大成就的话,他总会有不满足感。然而事情也有另一面,文人走出书斋官衙,能与更广阔的社会各阶层有较深入的接触;投身军旅,金戈铁马,更能催天地间的阳刚雄伟之气;领袖群伦,既能集合一大群诗文才俊,又可以让自已的所作仗权势而影响广泛。七十年后的钱其博先生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这样评价:“厥后湘乡曾国藩以雄直之气、宏道之识发为文章,而又居高位,自称私淑桐城,而欲少娇其懦缓之失;故其持论以光气为主,以音响为辅。......此又异军突起而自为一派,可名为湘乡派。”后来的名学者对文正公这样的评价和定位,也许是当时的文正公所没有料到。文正公这种“遗憾”正论证了事物的两面性:有得就有失,有失也会有得。          [/P][P] [/P][P][P][ALIGN=right][来源《曾国藩家书》由唐浩明评点]                [/ALIGN][/P][P][/P]
    [ 此贴最后由邵东曾新芳在2013-3-30 12:08:28编辑过 ]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30
      • 经验22012
      • 文章127
      • 注册2011-04-01
      人无完人!文正公一生所为,难得!难道!!!
      广东广宁人氏,

      宗圣公后裔—中美公—希孟公—南海九江昶公—西町公—广达公—诗养公—宏淇公之后。
      QQ:1362768367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