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的起源,自古就有“天下一曾无二曾,源于武城”之说。但近年却有二曾之说。笔者依据新近考古的证据,说明天下只有一曾无二曾的缘由,以正视听。 一、姒姓曾氏之源 史料的记载证实了姒姓曾氏的来源: 先秦史料《世本•姓氏篇》([汉]宋衷注)“以国为氏”章载曾氏云:“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春秋时为莒所灭。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 [汉]司马迁《史记》也曾採摭世本的資料;[唐]林宝撰《元和姓籑》亦多按《世本》所云。 [宋]欧阳修亦云:“维曾氏始出于鄫,鄫为姒姓之国,微不知其始封。春秋之际,莒灭鄫,而子孙散亡,其在鲁者自别为曾氏。盖自鄫远出于禹,历商、周千有余岁,常微不显。”(《欧阳修文集》卷二十一) [宋]郑樵撰《通志•氏族略》卷二十六亦载:“曾氏亦作鄫,亦作缯。姒姓,子爵。今沂州承县东八十里,故鄫城是也(今山东兰陵县向城镇鄫城村)。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春秋时为莒所灭。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 [宋]王應麟撰《姓氏急就章》亦采摭《世本》之说。 北宋代政和年间起,邓名世父子历时20余年对《元和姓纂》一书采录、考辨,同时又以《熙宁姓纂》、《宋百官公卿家谱》二书互为参校,补校了史传之不足。对有关姓氏著作,取其长而辨其误,故撰书名《古今姓氏书辨证》。其书卷十七对曾氏来源的描述也云:“曾氏出自姒姓,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魯襄公六年,莒滅鄫,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曽氏,居南武城。巫生夭,為季氏宰;夭生阜,為叔孫氏家臣;阜生点,字晳,点一作蒧,生參,字子輿。” 故历代《宗圣志》亦记载云:“曾子之先,出自夏禹。禹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而有天下。生子启,启生仲康,仲康生帝相,帝相生少康,少康次子曲烈始封于鄫。子爵。”“历商、周,世守其业。”“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邾人、莒人灭鄫,鄫世子巫奔鲁,去邑为曾氏,子孙始以曾为姓。” 上述世系表明,大禹为黄帝玄孙,黄帝生次子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据说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当时的舜帝就赐予禹姒姓。所以,这就是“天下一曾”之姒姓曾氏的来源。 所有这些史料都无可争辩地证明了:源于鲁国的、以巫公得姓的、以参公开派的曾氏,就是一脉所系的姒姓曾氏,而非其他。并且表明,夏少康分封的姒姓鄫国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曾氏得姓已有2580余年的历史。 二、姬姓曾氏存在之说 随着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青铜器的出土,有关解读为姬姓曾姓的、猜测“曾国之谜”者甚嚣尘上,大有推翻“天下一曾无二曾”之趋势。 其中有不少知名专家学者以此为据,认定姬姓曾氏为曾氏的第二来源。 如,中科院遗传学研究员袁义达和谱牒专家邱家儒主编的2013版《中国四百大姓》中,就认为曾姓主要起源中就有姬姓一说。当然,早在2002年,袁义达先生的《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就有了姬姓曾氏一说。其依据不外乎是随州曾国国君墓葬的出土文物。 实际上,这些人对曾氏族源不甚了解。他们论证青铜器尚可,一旦与曾氏族源关联,就预设结果,把史籍东拼西凑,牵强附会往结果上靠。这证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世界上没有错误的学术,只有错误的组合,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 但是,随着近年来随州出土文物的不断发掘,这个姬姓曾氏之谜就大白于天下了。 三、随州叶家山、文峰塔古墓葬揭开了随州姬姓曾国之谜 1,随州市文峰塔曾国古墓发掘详情 (1)“曾”“随”合一的文物出土 2013年1月21日,随州文峰塔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已近尾声,喜讯传来,出土了带随国铭文的青铜戈,这是建国以来首次经科学发掘出土的随国青铜器,对研究曾随之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这件随国青铜器,长21厘米、高15厘米,是兵器:戈。青铜器上刻有“随大司马献有之行戈”铭文,虽然在地下历经数千年,它仍然很锋利。 “随”字在此应作为国名来理解,随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姬姓古国,其中心区域位于武汉以东地区的今随州市,“大司马”是古代掌握兵权的官员, “献有”是人名,戈是此人的兵器。以前,有史料记载随国是古代汉东地区的第一大国,但长期以来,在古随国的辖境内,却不见随国铜器出土,接下来,竟然几次发现曾国铭文铜器。而关于曾、随国,近些年来,有过激烈的讨论。不少人认为“曾是曾,随是随,二者不可混同,也有历史学家提出:曾和随是“一国两名”。 后来,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先生在其撰写的《曾国之谜》中,首倡“曾随合一”说,该学说在如今学术界占主导地位。此次有“随”国国名的青铜器的出土,如果说它有重大意义,那么,它的意义就在于,从一个墓坑中出土了曾国和随国的陪葬品,为曾随合一说,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本次发掘,获得了青铜、陶、玉等各类质地的文物1000余件,其中青铜器占 半数以上,种类主要有鼎、簠(音同“斧”)、簋(音同“诡”)、甗(音同“演”)、匜(音同“仪”)、盘、缶等,部分铜器上大多有铭文,铭文有曾、曾子、曾孙等。根据铭文可知,大多为曾国墓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18号墓,此墓形状与古时的“亚”字相同。这与首次发现的“曲”字形曾侯乙墓有异曲同工之妙,丰富了湖北境内已有的东周墓葬形制。 随州市文峰塔古墓是东周曾国高等级贵族墓地,有个墓主曾侯丙系战国中期的人,比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葬晚80年左右。于是,叶家山,文峰塔,擂鼓墩,形成了曾国王侯也是随国王侯的历史链条!这三地的王侯墓客观地证明,这个曾国也就是随国,曾随合一,至少存在了500年!这,进一步填补了历史的空白。 (2)西周早期的的南宫适(音括)大将是曾国第一位君主 叶家山二期发掘了最大一个墓,也是叶家山最大的一个墓,那就是曾侯犺墓。 出土文物有19鼎12簋(gui,古代盛食物器具),比周礼规定的天子享用“九鼎八簋”、诸侯“七定六簋”要多。专家推定是因为曾侯犺在世时,周礼尚未制定实施的缘故。这个墓葬属于叶家山最中心的一个高岗地带,说明其地位与众不同。 在叶家山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口大编钟的160多个铭文揭示了曾国和随国 的关系。编钟有有两段铭文,其中一段记录了吴、楚、曾之战,实际就是《左传》、《史记》记载的春秋时期(公元前506年)吴、楚、随之战。因而说明曾国即随国,随国即曾国。 另一段铭文特别重要,讲了一个名为南宫適的人,揭示了随州曾国的由来。 这个南宫適,是何许人呢?南宫適身历周文王、武王成王三世,是周族创业时期的谋臣和大将,为周的伐纣大业和后来的建立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按《封神演义》记述,周王赴朝歌时,曾经命“外事托于南宫適”,可见其重臣之位。周朝灭纣以后,南宫適作为周朝的开国元勋,被封为诸侯。史书及小说都没有记载南宫適封于何地,唯有这段铭文解开了南宫適封于随州的谜团。 这段铭文如下:“隹(惟)正月吉日甲午,曾侯与曰:‘白適(括kuo)上通,左右文、武,逹(ta)殷之名,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萦宅汭土,君匕淮夷,临有江夏’。”铭文说明,南宫适得到周王重用,辅佐周文王、武王,灭殷平定天下,周王即分封南宫适,到南方营建城址,“铭文出自曾侯墓,周王显然分封的是曾国,受封地在今随州地域,也就是史书记载的随国。” 周王伐纣战争胜利后,把一位叫南宫適的将军封在随州,给他的任务就是,警戒淮夷,监视江夏(武汉)一带,为周朝作屏障。这样,说明了这个曾国就是南宫適的封国。还可佐证的是,叶家山西周曾侯犺墓一件簋上的铭文说:“犺乍剌考南公宝尊彝”,曾侯犺称“南公”为“考”,“考”为对逝去父辈的称谓。由此可知,曾侯犺为被封于曾国的南宫适的后代。说明了曾侯犺是南宫适的儿子,他是曾国的第二个王侯。 2,其他曾侯与1978年发掘的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主的关系 (1)曾侯乙为周王宗支,姬姓曾国的君侯 曾侯乙,姓姬(有的根据其系随国国君,因随性为炎帝之后而姓姜),名乙。生卒年不详(据考古发现推定,他大约生于公元前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比曾参还小30年),史籍并无其人记载。是中国战国时期南方小诸侯国曾国的国君。 然而曾侯乙何许人?史籍无载。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指出周朝在随国、曾国都封有同姓诸侯。1979年,在随州市郊义地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出土两件铭文铜戈,器主季怡为曾国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宫的后人。根据铭文,季怡自称“周王孙”,证明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 据此可以推断,曾国为姬姓封国,作为其国君的曾侯乙与周天子同姓毋庸置疑。 (2)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犺、曾侯谏墓地揭示了曾国国君之间的关系。 叶家山一期发掘的墓地是西周早期曾国的一处高等级贵族墓地,该墓地位于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家村,随州曾侯乙墓与之相隔20余公里。 这次发掘对西周的曾国研究将是一个重大突破。自曾侯乙墓发现以来,有关曾国的来源和始封问题未成定论。本次发掘的叶家山墓群,从铜器铭文与伴出的铜钺、铜面具等重器可以推定墓主是曾侯谏、曾侯犭+立以及其他不带名的曾侯等,说明曾国早在西周早期就在汉东地区称侯。叶家山墓比曾侯乙墓早了500年,说明曾侯谏是曾侯乙的祖辈。 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器群的面世,说明西周早期,曾、鄂应是同时并存于随州的两个古国。从铜器出土范围看,西周早期的曾国似应仅存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被周的消灭,姬姓曾国迅速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汉东第一大国。 因此,按照曾国国君的世袭在位时间,随州曾国君侯们的依次列表如下: 南宫适 (西周武王年代,约公元前11世纪) 曾侯犺 曾侯犭+立 曾侯谏 (早曾侯乙500年) 曾侯乙 (约公元前450年) 曾侯丙
四、姬姓曾侯与姒姓鄫国不同 1,初封年代不同 鄫国——少康封曲烈于鄫,夏中期,约公元前1900年; 曾侯——周武王封南宫适于随州,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030年(周武王克商立国后,曾先后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2,族姓和封地不同 鄫与曾名有别。鄫人为大禹之后,姒姓后裔;曾人与周朝宗室同宗,姬姓之后。 出土铜器之“曾”为姬姓,文献记载之“缯”或“鄫”为姒姓,二者姓氏不同,不可能是同一国名。 鄫在东海郡琅玡地,即古沂州兰陵县,今山东临沂兰陵县; 曾在周朝南部,警戒淮夷,监视江夏。即今湖北随州之地。 3,后人姓氏传承有别 鄫国在公元前567年被莒所灭,后裔以国为姓,去邑为曾; 曾侯实际为随国之君,曾随一体,公元前328年随被楚灭后,没有后裔以曾为姓的记载。史书更没有随州曾国的记载,而随国的记载却在《左传》中屡屡出现,说明包括曾侯乙在内的各位均是随国国君。 4,出土铜器之曾国与史书记载之随国诸多相同 (1)姓氏相同。出土铜器之曾铭文“周王孙”说明随州曾侯姓姬。随的姓氏,也见于文献记载。《春秋左传正义》引《世本》说:“随国,姬姓。”高诱注《淮南子·览冥训》“随侯之珠”,也称随为姬姓。《国语·郑语》记西周末年周人史伯回答郑桓公说:“……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韦昭注:“应、蔡、随、唐,皆姬姓也。”由此可见,曾、随都是姬姓,即二者姓氏相同。 (2)疆域相同。曾国由于文献无载,其疆域也只有根据出土文物考查。据初步统计,现已发现的曾国有铭铜器共12批,其分布范围,大致是以今随州市为轴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阳,东过随城,北到新野,南达京山。李学勤:《续论曾国之谜》(《江汉论坛》1990年增刊)随国的疆域,文献无明载,但据记随事较多的《左传·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汉淮之间”、“速杞”等地名来看,其境域当包括今汉水以东,桐柏山以南,广水以西,钟祥、京山以北地区。由此可知,曾、随疆域相合。 (3)年代吻合。已出土曾国青铜器的年代,从东周初到战国时期的都有,有的可能还早到两周之际。但是,前引“安州六器”铭文记述周昭王在南征途中,经历过唐、厉、曾等国,还提到汉水,前文已论证唐、厉为汉东封国,周人经唐、厉而后至曾,可见曾的位置确在汉水流域。江鸿:《盘龙城与商朝的南土》,《文物》1976年第2期“安州六器”为周昭王时器,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2辑说明姬姓曾国始封的时间应在昭王之前,很可能就在周初大封姬姓之时,或者稍后。总之,根据出土文物判断,姬姓曾国立国于西周早期,灭亡于战国中期偏晚。姬姓随国立国的时间,文献无明载,但据《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的记载分析,至迟西周晚期已有其国,而其始立时间或许更早一些。姬姓随国灭亡的时间,文献无载。《水经注·涓水》说“(涓水)东南过随县,县故随国矣,《春秋左传》所谓汉东之国,随为大者也。楚灭之以为县”。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引姓氏书谓“为楚所灭”,但均无灭年。根据《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的记载分析,姬姓之随至少春秋末年还存在。而考虑到此时它还与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其国祚当会延至战国。由此说来,曾、随存在的时间相当。 正是由于出土铜器上的曾国同文献记载中的随国姓氏相同、疆域相合和年代相当,曾随合一的说法是完全有依据的。 即使随州古曾国和随国不是合一的诸侯国,在它们灭亡后也没有随州曾侯后人以国为姓的任何记载。 (4)鄫国存续年代和随州曾侯的存续时间相去甚远 鄫国的建立早于随州曾国约800多年; 公元前567年,鄫国灭亡,太子巫奔鲁,去邑为曾之时,随州曾侯大约还在曾侯谏时代; 武城曾氏的开派祖曾参生于公元前505年时,随州曾侯乙30年后才出生。 结论 综合文献和考古的若干证据,说明了姒姓之曾和姬姓之曾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随州曾国出土的各种图案(包括所谓四龙争徽等)也不可能是姒姓武城曾氏的图案。 把随州曾国后人推断为姓曾的姬姓曾氏,没有任何史籍和证据支持。相反,考古的证据却证实了姬姓曾氏姓曾根本不存在。因此,姬姓曾氏存在之说是十分荒谬的。 天下一曾无二曾,源于武城,才是姒姓曾氏的本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