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乡大界曾氏祖源是不可考的

楼主
湖南湘乡大界曾氏祖源是不可考的

湖南湘乡大界曾氏祖源是不可考的

主修是曾约农在五修族谱的"凡例"中说"三十三派祖丞公三子珪、旧、略,

据《云溪谱》:略公十七传至霸公(一作坝公)迁衡阳,又六传至祖仔公。

据《翰博谱》:珪公十二传至霸公,又十一传至祖仔公。

两谱不符。明清两代《翰博谱》为朝廷优免曾氏差徭户役所依据,且昭穆秩然,垂丝不紊。《云溪谱》则讹脱显然,垂丝屡中断,今从《翰博谱》。"

"凡例"的交待是值得称道的,诚实地说明了《大界曾氏族谱》所叙述的世系源流有一部分是""《翰博谱》,即从"宁乡曾氏通谱"抄过来的。

如此看来,始修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至雍正五年(1727)。二修嘉庆五年(1800)。最初两次修谱都是按《云溪谱》。三修道光十四年(1834)至道光二十年(道光十九年十一月,曾国藩还陪同叔父到宁乡参阅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曾衍(泳) 所修的宁乡曾氏通谱,)。三修主修曾骥云是在参阅了宁乡曾氏通谱后对旧谱进行了"正讹补阙",谱名由(湘乡)《大界曾氏续修族谱》改成《武城曾氏衍湖南湘乡大界三修族谱》,清晰了世系脉络,因此,三修之后都是按《翰博谱》。

《云溪谱》是接略公的,则是略公之后裔,而《翰博谱》是接珪公的,则是珪公之后裔了。

所以,湖南湘乡大界曾氏祖源是珪还是略是由曾骥云与曾国藩两叔侄随便决定的。是不可考的。

1楼
有些问题,不是我们现在后人能够认定的结论。查下康熙《南丰曾氏二源谱》,看看仁敷后人建公儿子的姓名和履历,与《云溪谱》记载的建公之子的区别,说明大界的修谱者并不是随意吃素的。


再者,问问梅溪仁敷后裔他们有霸公记载吗?http://www.zengshi.net/bbs/a/a.asp?b=671&id=339423

2楼

大界的修谱者并不是随意吃素的

五修族谱的"凡例"中说"据《翰博谱》:珪公十二传至霸公,又十一传至祖仔公。

曾约农""文定公巩,略后也。吾宗则(珪)后也。……四十五派霸,南宋时徙衡阳之唐福,为迁衡始祖。

对照43派曾巩(10191083

不知霸公是四十五派合理呢?(《翰博谱》珪公十二传霸公)

对照【50】沅老—生于庆元庚申(1200)八月初二,卒于宝佑丙辰(1256)十二月廿三

还是霸公是五十派合理?(《云溪谱》略公十七传至霸公

注:四十五派是北宋人,而五十派是南宋人。

3楼
DNA检测 就会一清二楚
 
和 亲子鉴定 爷孙鉴定 一样简单
 
下面是已经公布关于曾氏的最新DNA检测结果 谱系树
 
4楼
下面引用由[@曾云峰]发表的内容:

DNA检测 就会一清二楚    和 亲子鉴定 爷孙鉴定 一样简单    下面是已经公布关于曾氏的最新DNA检测结果 谱系树     F17.png

个人觉得远世用DNA检测不实际,如果中间有扶嗣子续后的,DNA就跑样了
5楼
另:56派曾祖仔,字肇基,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八月十二日,殁于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正月二十日,寿年87岁,是衡阳唐福曾氏寿年最高者。明洪武年间编立里甲、户名,曾祖仔列于光政三都八甲。l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3 queries.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