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族谱中的“字行” 族谱是我国封建社会各姓氏世系源流、家庭兴替,人口变迁的历史记录。在宗法制度下,有“三世不修谱,比之不孝”的说法。可见旧时宗族对于谱牒的重视程度。闽南各族氏,最讲敬祖睦宗,每值社会升平之际,便纷纷修祠立谱。此种民族文化现象,流传至今不衰。 谱牒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与族氏有关的历史沿革、地理变迁、世系纪录、祭祀章程、祀田祭器、文献轶闻等等。世代字行,是族谱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字行”一般由各族氏自行择定若干色彩典雅、意义祥和的单字,组成类似诗句联语的句式,载于谱牒,族人命名时则依其世次取其中一字作为名字的首字。以此来分别宗族中的长幼辈分。例如曲阜孔府自五十六世起采用“希言光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广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30字为孔氏行次。孔祥熙为孔门七十五世孙,他取名便用上谱牒中所规定的该世次字行“祥”字为首字。采取“字行”命名,早已是国人普遍的习俗。 二、从“昭穆”到“字行” 字行的雅称为“昭穆”,仔细推敲,两者的概念并不一样。但是,字行的形成实与远古的“昭穆”制式有着渊源关系。 《礼记、祭统》曰:“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宗法制度中的祭祀、婚嫁、庆吊等事务,非常重视立长幼,排次序,明尊卑,把始祖以下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递为昭穆。如宗庙次序、坟地葬位,祭祀排列等即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居于左,谓之昭;三世、五世、七世居于右,谓之穆。昭穆实际上是一种序位的方式。 “昭穆”一词,渐而演变为世辈行次的代用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曰:“江南风俗……同昭穆者、虽百世犹称兄弟,若对他人称之,皆云族人。”“昭穆”一词在这里就具有行辈的意思,但与“字行”的涵义还有差别。 因为那时“字行”这一文字形式尚未出现。 “字行”究竟始于何时呢?纵观历史,汉唐之际都未见其迹象。汉献帝认打草鞋出身的刘备为皇叔,只提到他是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没有叙及“字行”,唐代当涂令李阳冰引大诗人李白为从侄,根据的是李白乃凉武昭王 九世孙,只提辈分,也没有叙及字行。那时的人取名多用单字,族兄弟之间序班辈多用数字,如“薛六”、“柳八”、“刘十九”、“李二十”,未见采用字行。直至宋代,才有关于“字行”的记载:赵宋皇室因其宗族蕃衍盛大,故于“宋太祖、太宗、魏王之子孙……支子而下,各以一字别其昭穆,而宗正所掌有牒有藉有录有图有谱以叙其系,而弟其服属之远近,列其男女婚姻及官爵叙迁而著其功罪、生死、岁月……赵氏当时选取作为字行的单字有“伯、师、希、与、孟、由、宜”以及“不、善、汝、崇、必、良、友”,虽然不如后人所撰字行那样组成音节铿锵,朗朗上口的短句,但与后代所撰字行的性质功用是完全一样的。看来,设字行以别昭穆,而且将字行作为谱牒中一部分,应是赵宋皇室的首创。 不过,由于封建时代等级制度森严,“礼不下庶人”,赵宋王室创制的“字行”根本不能在民间流行。按当时规制,皇上祭七庙(七代祖宗),官员自三品以上立五庙,以下皆四庙,庶民只能在墓地上祭祀父祖两代,没有设庙祭祀祖宗的权利。谁违反了,就是僭礼———“一旦使就五世、三五之数、则当撤毁居宇以应礼制”。所以,皇室所用的“字行”制式,百姓却用不得,就是官员也未必敢使用。就举历代称为“天下第一家”的曲阜孔氏来说,是自五十六世始用字行的,而今才传至八十世左右,推算起来,孔家采用字行不在宋代而是在明代。又如晋江曾氏家庭,在宋代“一门三宰相、一门三元、一门十一公,一门元辅大臣九人”,可谓贵盛!然而曾氏在宋代也没有编用字行,而是自五十八世才开始采用,相当于距今500年左右的明代。 根据闽南一些谱籍看来,各族氏始用字行以来,一般都只经十几、二十几世,以明朝中叶以后采用的为多。这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的。因为在明朝初期,久被元朝异族统治压制的汉族文化礼仪得到了恢复,朝廷对臣下设立家庙的定制比前朝较为宽松,庶民也可在自己居室中祭祀二代神主了。而且在这时候,赵氏皇室早失去往日的权威,“字行”这种足以增强宗族凝聚力、亲和力而文字典雅的制式开始进入一些地位较高的家族。打破了“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局面。及至嘉靖十九年,礼部尚书夏言上疏,要求放宽君臣家庙规制,四品官以下皆得以立庙祭祀高曾祖弥四世,还可祭祀始祖。这就促使各族氏宗庙普遍建立,与此同时,“字行”便顺理成章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三、字行的若干特点 字行与其他事物一样,有一个开始、发展、完善的过程。 《浔江粘氏族谱》中有关于家族昭穆沿革的记叙:“吾家世代行次多以金木水火土循环而下,而族无定式,疑有参差不伦,旧班有四字(敦承祖德),自十九世始……”自左昭右穆改为“以金木水火土循环而下”是一次突破;由五行循环到正式编列字行又是一次改进。 某些族氏还曾经编了“讳行”和“字行”,以适应那时既起名又取字的需要,如锦江林氏曾以“维道世士秩,迪德为敦本,登科以显宗,忠孝传家永“为讳行;又以“子孙良有志,邦国振家声,存心宜守正,学古重勤修”为字行。这倒显得过为繁琐了。然而,随着世人取名方式的改变,林氏现在也只采用一种字行了。 闽南多数族氏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中原各地迁入的,所以同一姓多中常存在不同的支派,如晋江蔡氏就有顶蔡、中蔡、下蔡之分,晋江许氏就有瑶林派,蓬山派之别。不同的派别,总是用不同的字行。 但也有同一族氏,由于分支迁徙,另编字行的,只是这咱支派的字行总是和统一的总谱有相应的联系。如俗称“天下一曾无二曾”,就是因为曾氏统一字行,自58世起为“希言光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而曾氏在龙头山一派自66世起,自立字行:“奎璧呈云瑞,人文焕国华……”他们的“奎”字,正对应曾氏统谱的“尚”字。而晋江内坑齐山曾氏的字行“得职克钦洪,孚光志锐淑,懋耀惟钟泽,森昭德愈鸿……”这套字行中的“耀”字也正对应曾氏统一谱牒中的“尚”字。 又如泉州欧阳氏字行是:“德甫懋尔锡,卿士公侯伯,世兆钟彦良,可为宗中翼,继祖宣仁孝,沐天福寿益,富贵荣华夏,万方仰惠泽。”而金门欧阳氏的字行是:“德甫慕尔锡,卿士公侯伯,世兆钟彦良,可为族中易,诗书承祖泽、忠孝振家声,子孙能继志,文献有明征。”两者一对照,就可看出两地一本同源。这一类根干统一、枝叶繁茂的现象,在众多谱牒中屡见不鲜。 各族氏字行内容各异,字数不一,字数少的,后代修谱时,可以续编。如孔氏原有三十六行次,民国初年,孔府七十六世衍圣公孔令贻就在原有字行后增编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二十字。字数多的,当数英林洪氏,一次编就112字,自十九世起可用至一百三十世,按每世25年计算,可使用2800年。 四、字行的意义和功用 “字行”不仅使宗族世系相承,昭穆不紊,而且通过文字对人有所教育启发,促进社会文明;不仅便于考本源,明世系,有利于民族文化研究,而且可以联络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骨肉情谊,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奋进。 各族氏的字行异彩纷呈,却一致地以它那特殊的文字形式负载一种功用。 字行多有阐述宗族历史,追思木本水源的意义,如岱峰郭氏的“祖辈汾阳,支分自漳……”又如英林洪氏的“溯源我祖,肇于光洲,瞻斯英里,乃奠厥仪……” 字行有瞻念和颂扬代业绩,以激励后人继往开来。如紫云黄氏的“先人贻礼则,奕世种书田,文章开国瑞,忠孝本家传……”又如畲族锦霞钟氏的“祖德世传燕贻存,尧国岳逢宜立文,振辟祥祯绍奕纪,长昭福祚萃华群……” 有以传统道德箴诫训勉族人的。如颍川陈氏的:“克忠以孝传家室,由义居仁处世箴……”又如福水乡林氏的“臣子应尔,维忠与孝,慎持厥德,可以垂后。” 有祝颂子孙昌盛振兴的。如龙山曾氏的“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一贯书绅永,千秋锡福遐……”又如林瑶许氏的“逊志经书自有文章光世德,存心孝友居然仁让振家声。” 更为显著的,字行又起着一种维系支派,归仰源流的启迪作用。过去,由于地理和历史等等原因,闽南有许多人移居海外,在台湾、在南洋等地繁衍生息。然而这些居住在海外,在台湾的同胞,总是不忘根本,慎守闽南的传统习俗,传承本族本支编定的字行,使自己的后裔,不忘根本,一有机会就回祖家谒祖寻根,联络亲情。 例如晋江粘氏于清初有部份族人分居台湾彰化、鹿港。民国十二年,台湾鹿港粘芳模特意到晋江衙口寻根,在大陆宗亲帮助下,抄去祖宗世系、谱例并字行。在台湾的粘氏族人即根据大陆粘氏自十九世编序的“敦承祖德,奕世传芳,忠孝为本,诗礼克家”为世代字行。后因两岸阻隔多年,台湾粘氏宗亲会“恐于辈份失传,遂按照渡台世居福兴乡为目标”,续编“福泽能荫,兴隆鼎盛”八个字为三十五世以后的字行。幸得近年两岸交往,台湾粘氏宗亲会组团往大陆谒祖探亲,得知大陆粘氏早于民国二十二年已续编字行“谨遵遗训,以裕后昆,文章华国,希绍前贤”,会长粘火营先生便在恳亲会上郑重宣布,台湾粘氏三十五世以后昭穆班序,统一采用大陆所拟的字行,以示两岸族人的团结一致。
由此可见,族谱中的世代字行,联系着侨胞台胞对祖国、对亲族的骨肉深情。“字行”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尤其是闽台关系史,实在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民族文化。[PP]
[PP]
[PP]
[PP]
[PP]
[PP]
[PP]
[PP][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59c8101000727.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59c8101000727.html[/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