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元月4日下午,惠东和外地的近500名曾氏宗亲满怀喜悦心情,到县城万事达华侨酒店参加惠东曾子文化促进会成立周年暨族谱发行庆典仪式。他们中,有促进会、理事会的领导成员及已为促进会出钱出力的宗亲380多人、有本县的特邀事业有成的宗亲50多人、有全国总会代表和来自香港九龙、江西、湖南、四川、西安、福建、惠州市、惠阳区、梅州市、梅县、兴宁、海丰沙港、坪山大万、揭西五经富等地宗亲代表近60多人。 会上,首先由常务副理事长慈良汇报一年的工作情况。接着,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良建、监事长佛友、会长胜利都讲了话。他们讲到,惠东曾子文化促进会,是2007年9月26日在山东嘉祥召开曾氏宗亲联合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后,在宗长宪梓博士的鼓舞和感召下,由一些有识之士倡导主持于10月13日开始成立筹备小组。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于12月2日正式成立。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他们对全县现居16个镇(区)80个村庄的2800多户、18600多人口的惠东曾氏脉络派系已查明、疏清、理顺、汇总编印成《曾氏族谱》惠东·脉络派系篇与宗亲见面,第二册惠东·古今人文篇、功德芳名篇亦在编辑中,稍后即印好发行。原计划二、三年做成的事,用一年时间就做好了。他们还履行章程规定的“编辑族谱、兴教育贤、扶困济危”的职责和义务,在搞好编辑族谱的同时,开始兴教育贤和扶困济危的实践。对2008年考取上重点大学、大学本科的18名惠东曾氏优秀学子发了奖学金和牌匾,对香港籍的惠东曾氏3名秀才亦送了牌匾,以示鼓励。同时,对本县3名曾氏宗亲遇到重大灾难,亦给了一定慰问金,以示济困。 他们感到,所取得这些成绩,是与总会的鼓舞和激励,全国各地宗亲的关注和支持,绝缘分不开的。他们对此都表示感谢和敬意。 良建理事长和胜利会长讲话时,都响亮而坚强的表示,他们带头出钱,要求宗亲支持,争取在今年适当的时候,兴建惠东曾子文化促进会办公楼及曾氏永久性物业,创造经济效益,实现曾子文化促进会的宏伟目标,使之代代相传,与世长存。到会者,心情振奋,会场掌声雷鸣。 会议的另一个议程是外地宗亲代表致辞。有惠阳区继雄、惠州市金桥、海丰县(原县长)宪奇、香港九龙曾昱、总会代表友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湖南曾小山特派代表红志宣读了小山兄弟的贺信。他们都对惠东曾子文化促进会所做的工作,表示热烈祝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同时寄予殷切的期望。友明宗亲还传达了2008年12月18日总会梅州会议全票选举宗长宪梓博士为新一届总会会长,推举惠东的胜利为总会常务副会长,使在座的宗亲兴奋非常。 讲话议程后,由全国总会、香港九龙分会、梅州宗亲会分别向惠东曾子文化促进会赠送了礼品。惠阳宗亲会还送了5000元贺礼,惠州市宗亲会送了条幅,江西宗亲会送了牌匾。接着,促进会向参加庆典的各地宗亲会和参加庆典的本县宗亲赠送了族谱。 他们这个庆典活动没有发动、号召捐款,但还有20多位宗亲自觉解囊捐款共4万元。 整个会议掌声不断,在既热烈、兴奋,又舒畅、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晚宴中,来自西安的宗亲文卿作了精彩的太极拳表演,来自梅州的宗亲辉彬等,演唱了原创客家歌和时代歌,增添了晚宴的色彩和气氛。 惠东曾子文化促进会,在一年的时间里能取得这样的成效,可算是全国各地宗亲会的一个典范。为了总结他们的经验,我们于会后的第二天上午,到理事会办公室,参观、坐谈,让他们介绍了工作做法和体会。他们认为: 首先,必须有一批经济实力较雄厚、声望较高的宗亲作牵头人和后盾。这些人还要以身作则,带头捐款,出大钱,以自己的榜样行为影响带动其他宗亲,筹集充足的资金。 第二,资金到位与机构成立要同步进行,先成立机构,后才筹资金是难于开展工作。 第三,必须有一个热心能干的专职组织指导工作班子。他们的专职工作班子10人,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退休人员。 第四,必须建立和健全县、镇、村工作网络方能开展工作。他们从县至镇至村工作网络人员近百人。 第五,必须给予长时间工作的专职和网络人员以适当的劳务补贴,使他们既有热情又有必要的生活安慰,才能为宗亲事业努力工作。对此,他们还觉得在当今“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的商品经济社会,“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食草”是不可能的。 最后在谈到编辑族谱工作时,他们参阅过不同格式的老谱、新谱,外地谱、本地谱,还有外姓谱。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编谱的目的是:追根溯源,承宗接代,记载曾氏人文史实,传承曾子思想文化。原则是:从改革创新精神出发,古为今用,薄古厚今,古今结合,以现实为主、近代为主、活人为主,力求编成一部既尊重历史、又合符现实的,简明、易懂、便查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族谱。格式上采取直系世系表与注释相结合的方法,使之既保留原谱之资料,又弥补线谱欠记叙文之不足。具体操作:先由近至远、由下至上,逐户登记;逐房逐派查明、疏清、理顺脉络;然后综合汇总;按房系、派系、辈份、长幼依序编辑。最后,他们感到由于缺乏经验,在编谱中难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诚望全国各地宗亲不断创新、提高。 按:惠东宗亲的做法很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修谱工作,值得广东各地宗亲学习。 广东修谱筹备委员会 2009年1月8日
|